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状况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5-18页 |
·管家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委托-代理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基本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的概述 | 第19-35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所采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概述 | 第21-28页 |
·本文所采用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会计目标 | 第22-25页 |
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 | 第25-28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| 第28-35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 | 第28-31页 |
·各种公司治理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 | 第31-34页 |
·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| 第35-47页 |
·股权结构特征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·股权构成 | 第35-38页 |
·股权集中度 | 第38-39页 |
·董事会特征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·董事会的独立性 | 第39-43页 |
·董事会的规模 | 第43-44页 |
·董事持股比例 | 第44页 |
·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 | 第44-45页 |
·监事会特征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监事会规模 | 第45-46页 |
·监事持股比例 | 第46页 |
·监事会会议召开次数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公司治理结构对辽宁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47-66页 |
·数据来源及选取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8-49页 |
·变量定义 | 第49-51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49-50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50-51页 |
·控制变量 | 第51页 |
·模型建立与初步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股权结构特征 | 第52-54页 |
·董事会特征 | 第54-57页 |
·监事会特征 | 第57页 |
·回归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| 第57-64页 |
·股权结构特征 | 第57-59页 |
·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特征 | 第59-63页 |
·对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的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实证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股权结构特征 | 第64-65页 |
·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特征 | 第65页 |
·实证研究的不足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建议 | 第66-73页 |
·降低股权集中度,优化股权结构 | 第66-68页 |
·交叉持股,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同时减持 | 第66-67页 |
·大力发展、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 | 第67-68页 |
·重建信托责任 | 第68-69页 |
·完善内部监督机制,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| 第69-72页 |
·优化内部监督资源配置 | 第69-71页 |
·加强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,加强内部监督力量 | 第71-72页 |
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,提高代理人积极性 | 第72-73页 |
·物质激励 | 第72页 |
·精神激励 | 第72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