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·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·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21页 |
·技术创新模式 | 第13-16页 |
·模块化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案例分析方法 | 第21页 |
·比较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的结构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| 第24-31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| 第24-26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 | 第24-25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 | 第25-26页 |
·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| 第26-28页 |
·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技术创新促进了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层次的提升和演进 | 第27页 |
·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 | 第28页 |
·构建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必要性 | 第28-31页 |
第3章 模块化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 | 第31-37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可构建性 | 第31-32页 |
·复杂系统模块化的前提条件 | 第31-32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符合模块化条件 | 第32页 |
·模块化对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模块化操作有助于集群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| 第32-33页 |
·子模块间的竞争能够使创新系统产生技术创新动力 | 第33-34页 |
·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内能够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| 第34页 |
·集群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中小企业集群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 | 第37-52页 |
·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结构 | 第37-45页 |
·集群技术创新系统要素模块构成 | 第37-40页 |
·集群技术创新系统要素模块间松散耦合关系 | 第40-45页 |
·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特征 | 第45-46页 |
·系统模式的松散耦合性 | 第45页 |
·模块化系统内部信息快速流动性 | 第45-46页 |
·系统模式充满强劲技术创新动力 | 第46页 |
·能够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| 第46页 |
·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运行机制 | 第46-49页 |
·中小企业集群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一般模型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模块化的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创新机理 | 第47-49页 |
·适合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运行环境 | 第49-52页 |
·竞争环境 | 第49-50页 |
·合作环境 | 第50页 |
·诚信环境 | 第50-51页 |
·文化环境 | 第51页 |
·人才环境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的案例研究 | 第52-65页 |
·意大利萨梭罗瓷砖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| 第52-54页 |
·概述 | 第52页 |
·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 | 第52-54页 |
·浙江地区中小企业集群 | 第54-60页 |
·概述 | 第54-56页 |
·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特征 | 第56-58页 |
·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模块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式构建措施 | 第60-62页 |
·树立“集群创新”的理念 | 第60-61页 |
·树立“优胜劣汰”的竞争意识 | 第61页 |
·采取改良产品模块方式分散集群研发风险 | 第61页 |
·采取组合兼容模块方式打造产品品牌 | 第61-62页 |
·相关政策建议 | 第62-65页 |
·加强诚信体制的建设 | 第62页 |
·制定鼓励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 | 第62-63页 |
·完善集群内部金融扶持政策 | 第63页 |
·明确创新系统内部知识产权的归属 | 第63页 |
·保障集群内部官产学研的合作 | 第63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