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机车构造论文--司机室论文

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1 引言第14-22页
   ·概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的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范围与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2页
2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2-34页
   ·轨道交通中的人因工程第22-24页
   ·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研究第24-30页
     ·人的基础行为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设计用人体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·驾驶界面设计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人因整合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姿势评价的研究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自评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观察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测量法第32页
   ·当前问题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 列车驾驶操纵模式研究第34-58页
   ·列车驾驶操纵的定义及其形式化描述第34-35页
   ·基于任务分析的驾驶操纵建模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·高速列车驾驶作业任务分析模型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层次分析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认知任务分析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人的信息处理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司机驾驶任务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9-40页
   ·驾驶操纵任务模型第40-45页
     ·正常行车驾驶任务的确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驾驶任务的分类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  ·驾驶任务的分解第43-45页
   ·驾驶操纵模式第45-55页
     ·列车操纵模式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操纵资源映射规则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操纵任务的过滤与转义第48页
     ·监视操纵模式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操纵形式规则第49-54页
     ·操纵时间规则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操纵空间规则第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8页
4 列车操纵模式的实验研究第58-94页
   ·柔性驾驶人因实验平台设计第59-64页
     ·柔性平台构架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仿真系统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人因分析系统第63页
     ·实验平台的实现第63-64页
   ·操纵模式实验测试系统第64-70页
     ·运动捕捉系统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实验标记系统第66-70页
   ·操纵模式测试实验第70-74页
     ·实验场景的设置第70-72页
     ·被试人员第72页
     ·实验准备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操纵动作测试实验第73-74页
   ·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74-91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的预处理第74-76页
     ·手操作一致性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分析第79-91页
   ·操纵模式规则的确定第91-92页
     ·操作时间规则第91页
     ·速度分布规则第91-92页
     ·操作轨迹规则第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4页
5 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模型第94-124页
   ·高速列车司机人体模型第94-102页
     ·人体平面及人体轴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司机人体尺寸数据第95-97页
     ·坐姿人体模型及坐标定义第97-99页
     ·人体运动学模型第99-102页
   ·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产品模型第102-103页
   ·基于反向运动学的适配性预测模型第103-117页
     ·反向运动学的定义第104页
     ·求解IK问题的方法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·适配性预测计算模型第107页
     ·基于二面角变动最小化的HAL链求解研究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·肩关节和衣领关节的求解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颈部姿势的求解第116-117页
   ·列车驾驶界面适配性模型的构建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初始化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·末端效应器的设置与求解第119-1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2-124页
6 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评估方法研究第124-138页
   ·驾驶座椅适配性设计评估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·驾驶座椅的基本要求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基于适意坐姿的座椅适配性参数评估第125-126页
   ·基于任务序列的综合姿势评估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列车驾驶操纵序列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基于规则的操纵模式序列生成第128页
   ·适配性动态评估方法第128-137页
     ·评价标准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·姿势评价用角度的求解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·动态评价流程与标准第134-1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7-138页
7 案例研究与对比验证第138-152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138-139页
   ·驾驶界面校核基准的确定第139页
   ·驾驶座椅适配性评估第139-142页
     ·设计驾驶座椅的基本参数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座椅几何适配性校核第140-142页
   ·操纵姿势的预测评估第142-148页
     ·评价用任务序列第142页
     ·操纵模式序列的生成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·模式规则参数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·适配性的动态预测与评估第145-148页
   ·观察法的对比验证第148-1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0-152页
8 结论与展望第152-156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成果第152-153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53-154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54-156页
参考文献第156-162页
作者简历第162-166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6页

论文共1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观层次路网机动车排放动态量化评价研究
下一篇:网络环境下单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