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供应链中信息协同度度量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1 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协同第12-15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信息协同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度度量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结构第17-19页
2 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概述第19-26页
   ·供应链信息协同第19-22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的重要性第19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的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的层次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的障碍第21-22页
   ·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度的定义第22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度度量的目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信息协同度度量的原则第23页
   ·现有的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·DSCC方法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DSCC方法的优点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DSCC方法的不足分析第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6页
3 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方法构建第26-38页
   ·DICSC方法的提出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新方法的改进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新方法指标描述第27-28页
   ·信息延展度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必要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·信息强度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必要性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·信息质量度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必要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指标度量的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4 基于汽车制造业的供应链信息协同度度量实证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·汽车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汽车行业供应链的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汽车行业供应链信息化及信息协同状况第39页
   ·实证公司背景简介第39-41页
     ·BBAC公司的基本情况第39-40页
     ·BBAC公司的信息化现状第40-41页
   ·DICSC方法验证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度量指标计算第41-45页
     ·度量结果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8页
5 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结论第48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48-49页
   ·仍待解决的问题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作者简历第53-5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流动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--以浙江产业集群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