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致谢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环巢湖区域研究范围及基本特征 | 第12-19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2-13页 |
·环巢湖区域基本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富庶之邻、皖中之心 | 第13页 |
·生态基础、发展腹地 | 第13页 |
·合巢环抱、通达之所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重点考虑的问题 | 第14-16页 |
·统筹与协调 | 第14页 |
·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 | 第14页 |
·巢湖空间资源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环巢湖空间规划布局的定位 | 第15页 |
·合巢联动协调发展 | 第15-16页 |
·中国环湖空间资源开发的经验 | 第16-19页 |
·国内五大淡水湖基本情况比较 | 第16-17页 |
·值得借鉴的经验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 | 第19-30页 |
·自然资源评价 | 第19-23页 |
·土地资源 | 第19页 |
·水资源 | 第19-21页 |
·风景名胜资源 | 第21-22页 |
·生态资源 | 第22-23页 |
·经济社会资源评价 | 第23-30页 |
·城镇发展 | 第23-27页 |
·工业园区 | 第27-28页 |
·旅游景点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城镇化发展的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工矿产业用地的空间需求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旅游产业用地的空间需求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生态保护的空间需求分析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功能分区 | 第35-42页 |
·环巢湖区域空间功能分区依据 | 第35页 |
·禁止建设用地 | 第35-38页 |
·以生态价值为导向的自然生态保护系统 | 第35-36页 |
·以保护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文物保护区 | 第36-38页 |
·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的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| 第38页 |
·以保证人类建设安全为前提的地质灾害区与洪水淹没区 | 第38页 |
·按主体功能划分 | 第38-42页 |
·优化开发区 | 第39-40页 |
·重点开发区 | 第40页 |
·限制开发区 | 第40-41页 |
·禁止开发区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环巢湖区域空间规划布局 | 第42-54页 |
·研究的理念 | 第42-43页 |
·有机分散,高效紧缩理念 | 第42-43页 |
·生态网络,和谐多元理念 | 第43页 |
·可持续发展,城湖共生理念 | 第43页 |
·环巢湖区域空间结构布局 | 第43-47页 |
·“1”——巢湖主城区 | 第44页 |
·“2”——北部旅游新城、南部生态绿城 | 第44-45页 |
·“3”——“同大—三河”联动发展区、白山新市镇发展区、散兵新市镇发展区 | 第45-47页 |
·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| 第47-50页 |
·综合交通现状 | 第47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47页 |
·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| 第47-50页 |
·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| 第50-52页 |
·区域供水排水规划 | 第50-51页 |
·区域供电规划 | 第51页 |
·区域环卫工程规划 | 第51页 |
·区域防洪规划 | 第51-52页 |
·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| 第52-54页 |
第六章 环巢湖区域规划发展的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9页 |
·第一阶段(2010 年-2015 年) | 第54页 |
·第二阶段(2016 年-2030 年) | 第54-55页 |
·第三阶段(2030 年以后)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