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屈大均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2页
导论第12-18页
第一章 屈大均家世及生平交游第18-38页
 第一节 屈大均名号释义第18-24页
 第二节 屈大均家世及生平交游第24-33页
 第三节 屈大均遗民行状论析第33-38页
第二章 屈大均诗词分类研究第38-75页
 第一节 屈大均的咏物诗第38-49页
 第二节 屈大均的咏史诗第49-54页
 第三节 屈大均的赠答送别诗第54-59页
 第四节 屈大均的悼亡诗第59-64页
 第五节 屈大均的山水纪游诗第64-71页
 第六节 屈大均的游仙诗第71-75页
第三章 屈大均诗词艺术特征论析第75-109页
 第一节 以诗为史第75-81页
 第二节 善用比兴第81-84页
 第三节 属意浪漫第84-87页
 第四节 学问化倾向第87-92页
 第五节 屈大均诗歌意象美论析第92-96页
 第六节 屈大均诗歌意象组合析论第96-104页
 第七节 屈大均诗歌风格解析第104-109页
第四章 屈大均诗学理论研究第109-131页
 第一节 屈大均诗学本体理论第110-116页
 第二节 屈大均诗学发展理论第116-120页
 第三节 屈大均诗歌创作理论第120-122页
 第四节 屈大均诗学鉴赏理论第122-128页
 第五节 屈大均诗论影响第128-131页
第五章 屈大均诗歌比较研究第131-156页
 第一节 与屈原诗歌意象比较第131-139页
 第二节 与李白诗歌意象比较第139-148页
 第三节 与杜甫诗歌意象比较第148-152页
 第四节 与王维诗歌意象比较第152-156页
第六章 屈大均散文内涵与艺术特征研究第156-196页
 第一节 屈大均散文内涵分析第157-178页
 第二节 屈大均散文艺术特征论析第178-196页
第七章 《广东新语》内容与艺术特征研究第196-225页
 第一节 《广东新语》基本内容研究第196-213页
 第二节 《广东新语》艺术特征论析第213-225页
结语第225-227页
参考文献第227-232页
致谢第232-233页
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一览第233页

论文共2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宋前咏侠诗研究
下一篇:隋唐故事考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