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制动系统论文

液力缓速器流场仿真及热负荷计算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2页
   ·液力缓速器第12-19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工作原理第13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制动力矩的计算公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制动力矩的控制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液力缓速器的发展趋势第18-19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意义和目标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目标第19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2章 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第21-31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定义第21-22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一般步骤第22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控制方程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质量守恒方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动量守恒方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能量守恒方程第24页
   ·湍流方程第24-29页
     ·湍流的物理特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三维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·湍流模型的近壁处理第29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 液力缓速器流道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31-42页
   ·缓速器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1-32页
   ·缓速器流道的抽取第32页
   ·流道模型的网格划分第32-41页
     ·ICEMCFD软件简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网格的选择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六面体网格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四面体网格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四面体网格的划分步骤第35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 液力缓速器流场分析以及热负荷计算第42-58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动力学通用软件FLUENT第42页
   ·仿真参数的设置第42-46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的简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的选择第43页
     ·流场数值计算算法的选择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动参考系模型第46页
   ·计算结果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·制动力矩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·内流场特性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·热负荷特性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  ·热扩散方程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求解能量方程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温度场仿真以及热负荷计算结果第55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5章 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58页
   ·展望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车智能前照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Fluent的电动汽车空调匹配及仿真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