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概念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美术教育 | 第10-15页 |
1.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| 第11-13页 |
2.美术教育的启智功能 | 第13-14页 |
3.美术教育的教化功能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创新教育 | 第15-17页 |
1.创新的本质特征 | 第16页 |
2.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创新意识淡薄 | 第17页 |
2.创新教育尚未完善 | 第17-18页 |
3 传统教育观念对教育观念创新的阻碍和影响 | 第18页 |
第二节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| 第18-22页 |
1.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 | 第18-19页 |
2.树立现代大教育观念 | 第19-21页 |
3.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念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变革教学观念,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,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| 第22-24页 |
1.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| 第23页 |
2.具有多元的综合知识 | 第23-24页 |
3.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改革教学技术与方法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| 第24-31页 |
1.坚持民主教学原则 | 第25页 |
2.坚持个性发展原则 | 第25-26页 |
3.坚持创新思维的培养 | 第26-27页 |
4、培养学生视觉知觉思维的能力 | 第27页 |
5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| 第27-29页 |
6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| 第29-30页 |
7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| 第31-36页 |
第一节 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| 第31-34页 |
1.办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 | 第31-32页 |
2.创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才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建立三级合作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障 | 第34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