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国历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意境在山水画中的形成 | 第11-16页 |
| 第一节 意境的内涵及作用 | 第11页 |
| 1 意境的内涵 | 第11页 |
| 2 意境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| 第11页 |
| 第二节 意境在山水画理论中的体现 | 第11-16页 |
| 1 意境的源头 | 第11-14页 |
| 2 意境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古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16-35页 |
| 第一节 五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16-19页 |
| 1 美学特征 | 第16-17页 |
| 2 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| 第17-19页 |
| ① 荆浩——《匡庐图》 | 第17-18页 |
| ② 董源——《潇湘图》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节 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19-23页 |
| 1 美学特征 | 第19-20页 |
| 2 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| 第20-23页 |
| ① 李成——《读碑窠石图》 | 第20-21页 |
| ② 范宽——《溪山行旅图》 | 第21-22页 |
| ③ 马远——《踏歌图》、《梅石溪凫图》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节 元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23-28页 |
| 1 美学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2 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| 第24-28页 |
| ① 王蒙——《青卞隐居图》 | 第24-26页 |
| ② 黄公望——《富春山居图》 | 第26-28页 |
| 第四节 清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28-31页 |
| 1 美学特征 | 第28-29页 |
| 2 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| 第29-31页 |
| ① 龚贤——《秋江渔舍图》 | 第29页 |
| ② 石涛——《搜尽奇峰打草稿图》 | 第29-31页 |
| 第五节 近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 | 第31-35页 |
| 1 美学特征 | 第31-32页 |
| 2 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 | 第32-35页 |
| ① 黄宾虹 | 第32-33页 |
| ② 陆俨少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当代发展 | 第35-39页 |
| 1 当代山水画中的意境体现了国画独特的精神层面 | 第35-36页 |
| 2 意境在当代的发展倾向 | 第36-39页 |
| 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| 后记 | 第42-4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