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6页 |
·选题及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·邵阳学院案例的代表性 | 第14-16页 |
·邵阳学院简介 | 第14页 |
·邵阳学院贫困生工作概况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识读 | 第16-22页 |
·高校贫困生界定与生存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贫困与高校贫困生 | 第16-17页 |
·高校贫困生的物质生存现状 | 第17页 |
·高校贫困生的精神生存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界定 | 第19-22页 |
·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·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外延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邵阳学院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缺失及因素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邵阳学院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现状调查 | 第22-25页 |
·调查目的 | 第22页 |
·调查对象 | 第22-23页 |
·调查内容与方法 | 第23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23-25页 |
·邵阳学院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| 第25-27页 |
·政治上不求上进 | 第25页 |
·思想上消极依赖 | 第25-26页 |
·学习上不求甚解 | 第26页 |
·生活上懒散懈怠 | 第26-27页 |
·行为上放荡不羁 | 第27页 |
·邵阳学院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学校教育的因素 | 第27-28页 |
·学生个体的因素 | 第28页 |
·社会环境因素 | 第28-29页 |
·家庭环境因素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培育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理论依据 | 第30-34页 |
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| 第30页 |
·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| 第30-31页 |
·三代领导人艰苦奋斗观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培育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对策 | 第34-44页 |
·培育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应坚持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主体原则 | 第34页 |
·激励原则 | 第34页 |
·渗透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全程原则 | 第35页 |
·培育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可行的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理论引导法 | 第35页 |
·愿景激励法 | 第35页 |
·典型示范法 | 第35-36页 |
·形象感染法 | 第36页 |
·实践锻炼法 | 第36页 |
·心理咨询法 | 第36-37页 |
·培育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具体途径 | 第37-44页 |
·改进与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 | 第37-40页 |
·营造弘扬自强自立精神的校园文化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对贫困生的情感呵护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:邵阳学院贫困生学习、实践及自我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