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--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840~1919年)论文

近代国学教育之困--国粹派教育思想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绪论第10-24页
 一、研究缘起第10-13页
 二、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第13-14页
 三、研究综述第14-20页
 四、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五、结构框架第21-24页
第一章 道路之困第24-62页
 第一节 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第24-40页
  一、国学与国粹第24-33页
  二、国粹派与国学教育第33-40页
 第二节 逆流而上,孤寂谢幕第40-62页
  一、国粹派教育的形成第40-45页
  二、国粹派教育的发展第45-51页
  三、国粹派教育的落幕第51-62页
第二章 理想之困第62-102页
 第一节 教育与国家、民族的关系第62-79页
  一、"教育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"第62-69页
  二、"未闻国学不立而国能自立"第69-74页
  三、"国学"与"国魂"第74-79页
 第二节 普及教育之困第79-94页
  一、重建教育秩序第80-85页
  二、普及教育之方第85-94页
 第三节 国学教育的乌托邦第94-102页
  一、国粹学堂的办学思想第94-98页
  二、国粹学堂的理想之殇第98-102页
第三章 探索之困第102-126页
 第一节 博学以知服的教师观第102-107页
  一、博学与求实第102-105页
  二、重师承而不为其囿第105-107页
 第二节 重中轻西的知识观第107-114页
  一、立足中学,兼采西学第107-110页
  二、貌袭西学,以旧化新第110-114页
 第三节 劳而无功的教材编写探索第114-126页
  一、编写目的与编撰思想第115-119页
  二、教科书的特色与价值第119-126页
第四章 时代之困第126-158页
 第一节 国粹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第126-134页
  一、抱残守缺与超越传统之悖第126-130页
  二、削西学之履适中学之足第130-134页
 第二节 国粹派教育思想的落幕之因第134-143页
  一、政治落水与教育倒退第134-136页
  二、沉渣泛起与教育复古第136-139页
  三、曲高和寡与教育离众第139-141页
  四、教育变革与理想破灭第141-143页
 第三节 国粹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第143-158页
  一、国学教育的先行者第144-147页
  二、国学研究的开拓者第147-154页
  三、国学教育思想者的迷途第154-158页
余论第158-170页
 一、春雷初动——国学热与国学教育第159-165页
 二、百家争鸣——全球化与国学复兴第165-170页
参考文献第170-190页
后记第190页

论文共1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: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
下一篇: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