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生物论文

概念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需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目前概念教学现状的分析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《课程标准》和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》的要求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概念构建的教学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高中生物学概念构建的重要地位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对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6 研究思路第17-18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8-26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概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物学概念构建第18页
    2.2 概念建构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概念构建的过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影响生物学概念构建的的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概念构建的要求及特征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与高中生学习水平相关的要求及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与生物学学科相关的要求及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相关的要求及特征第22页
    2.4 概念构建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概念建构与生物学学科史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概念建构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概念建构与高中生物学教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概念建构与高中生物教师备课第23-24页
    2.5 基于概念构建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5-26页
第三章 生物学概念构建的教学策略第26-31页
    3.1 概念构建的教学策略的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情境教学的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概念体系化原则第27页
    3.2 不同类型概念构建的教学策略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术语型概念的构建特点及教学策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涵型的概念构建策略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总结第29-31页
第四章 基于概念构建的教学设计第31-42页
    4.1 案例的选取第31页
    4.2 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》(属于“分子与细胞”模块)教学案例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》教学案例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概念构建的实现第36-37页
    4.3 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》(属于“遗传与进化”模块)教学案例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》教学案例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概念构建的实现第41-42页
第五章 基于概念构建的教学设计的实践第42-46页
    5.1 总体方案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践目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践对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践内容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践时间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实践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实践过程第4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教学实践效果的质性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教学实践效果的量性分析第44-4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46-49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6.2 反思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附录第51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化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--以辽宁省八年级化学校本课程研究为例
下一篇:2014-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统计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