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1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5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(三)研究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5-20页 |
一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概念和参与主体 | 第15-17页 |
(一)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关概念释义 | 第15-16页 |
(二)居民自治参与主体及相互关系 | 第16-17页 |
二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进程 | 第17-18页 |
(一)建国初期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历程 | 第17页 |
(二)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结构转型 | 第17-18页 |
三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现实意义 | 第18-20页 |
(一)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 | 第18页 |
(二)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| 第18-19页 |
(三)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——以辽宁省沈阳市社区为例. | 第20-31页 |
一、沈阳市城市社区自治现状 | 第20-22页 |
(一)沈阳市城市社区概况 | 第20页 |
(二)沈阳市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现状 | 第20-22页 |
二、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现存的主要问题 | 第22-28页 |
(一)社区组织“行政化”现象严重 | 第22-23页 |
(二)居民对社区居委会自治认可度不够 | 第23-25页 |
(三)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程度较低 | 第25-26页 |
(四)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缺乏制度支持 | 第26-27页 |
(五)“村改居”居民无法融入社区自治体系 | 第27-28页 |
三、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| 第28-31页 |
(一)社区组织承担过多行政事务 | 第29页 |
(二)社会资源没有灵活运用 | 第29页 |
(三)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意识淡薄 | 第29-30页 |
(四)“村改居”改革法律规范尚不完善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对策研究 | 第31-39页 |
一、坚持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 | 第31-32页 |
(一)坚持社区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| 第31页 |
(二)明确基层政府工作权责 | 第31-32页 |
二、推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建设 | 第32-34页 |
(一)重塑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 | 第32-33页 |
(二)开展城乡社区协商机制建设 | 第33页 |
(三)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| 第33-34页 |
三、培养社区居民自治自觉 | 第34-36页 |
(一)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 | 第34-35页 |
(二)发挥“社区精英”重要作用 | 第35页 |
(三)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 | 第35-36页 |
四、健全维护社区居民自治权利的相关法规制度 | 第36-37页 |
(一)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 | 第37页 |
(二)完善社区居民监督形式 | 第37页 |
五、制定和完善“村改居”相关法律性文件和规范 | 第37-39页 |
(一)确定村民委员会向居民委员会的改革措施 | 第38页 |
(二)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并行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5页 |
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