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杆塔间隙放电特性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2.2 杆塔间隙闪络概率评估 | 第16-17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不同电压等级杆塔间隙放电试验特性研究 | 第18-25页 |
2.1 试验布置和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1.1 试验布置 | 第18-19页 |
2.1.2 试验方法 | 第19页 |
2.2 杆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| 第19-20页 |
2.3 杆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 | 第20-21页 |
2.4 杆塔间隙直流放电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5 杆塔间隙工频放电特性 | 第22-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杆塔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5-34页 |
3.1 气象条件对杆塔间隙放电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2 降雨对杆塔间隙工频和直流放电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3.2.1 降雨对工频放电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2.2 降雨对直流放电特性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 均压环尺寸和塔身宽度对杆塔间隙放电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3.3.1 均压环杆塔间隙放电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.2 塔身宽度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杆塔间隙距离计算及闪络概率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4-52页 |
4.1 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杆塔间隙系数的影响程度 | 第34-37页 |
4.2 间隙系数计算模型及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3 杆塔间隙距离计算模型及方法 | 第38-39页 |
4.4 风雨条件下闪络概率模型机理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5 杆塔间隙闪络概率模型 | 第40-45页 |
4.5.1 风偏状态下至塔身及横担的最小距离d计算 | 第40-42页 |
4.5.2 允许最小间隙距离D的迭代计算方法 | 第42-45页 |
4.5.3 闪络状况评估 | 第45页 |
4.6 净距计算程序构架与实现 | 第45-49页 |
4.6.1 总体框架及界面 | 第45-47页 |
4.6.2 杆塔间隙距离的计算模型流程图 | 第47-48页 |
4.6.3 杆塔闪络概率评估模型流程图 | 第48-49页 |
4.7 算例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7.1 杆塔间隙距离计算算例 | 第49页 |
4.7.2 杆塔闪络概率计算算例 | 第49-50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5.1 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