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5页 |
| 1.1 选题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1.1 选题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1.1.2 选题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3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2-15页 |
| 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| 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晋中民间婚俗概述 | 第15-24页 |
| 2.1 晋中婚嫁礼俗概述 | 第15-17页 |
| 2.1.1 晋中近代婚俗发展过程 | 第15页 |
| 2.1.2 晋中婚俗装饰图案的物质表现 | 第15-17页 |
| 2.2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特色载体 | 第17-24页 |
| 2.2.1 “洞房”中喜庆装饰图案的载体——以窗花、室内装饰物为例 | 第17-20页 |
| 2.2.2 陪嫁特色装饰图案的载体——以面食与鞋垫为例 | 第20-22页 |
| 2.2.3 新娘特色装扮装饰图案的载体——以新娘服饰为例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特征 | 第24-33页 |
| 3.1 婚俗装饰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| 第24-27页 |
| 3.2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形成的背景 | 第27-29页 |
| 3.2.1 经济文化影响婚俗装饰图案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| 3.2.2 区域位置是婚俗装饰图案形成的基础 | 第28-29页 |
| 3.3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概念 | 第29页 |
| 3.4 晋中婚俗装饰图案的特征 | 第29-33页 |
| 3.4.1 观念性婚俗装饰图案 | 第29-30页 |
| 3.4.2 生活性婚俗装饰图案 | 第30-31页 |
| 3.4.3 社群性婚俗装饰图案 | 第31页 |
| 3.4.4 传承性婚俗装饰图案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晋中民间婚嫁主题装饰图案的类型与表现手法 | 第33-42页 |
| 4.1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类型 | 第33-38页 |
| 4.1.1 动物类装饰图案 | 第33-34页 |
| 4.1.2 植物类装饰图案 | 第34-36页 |
| 4.1.3 人物类装饰图案 | 第36-37页 |
| 4.1.4 器物类装饰图案 | 第37-38页 |
| 4.2 晋中民间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 | 第38-42页 |
| 4.2.1 谐音 | 第38-39页 |
| 4.2.2 寓意与象征 | 第39-42页 |
| 第五章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符号化应用与特有文化表达 | 第42-53页 |
| 5.1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符号化艺术特征 | 第42-45页 |
| 5.1.1 构图符号化 | 第42-43页 |
| 5.1.2 色彩符号化 | 第43-44页 |
| 5.1.3 意象符号化 | 第44-45页 |
| 5.2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观念表达 | 第45-47页 |
| 5.2.1 喜庆吉祥思想的体现 | 第45页 |
| 5.2.2 装饰韵律美与观念表达结合 | 第45-47页 |
| 5.3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符号的特有文化表达 | 第47-53页 |
| 5.3.1 生命不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 | 第47-49页 |
| 5.3.2 繁衍生殖的“性文化”符号学表现 | 第49-52页 |
| 5.3.3 阴阳本源文化的符号学表现 | 第52-53页 |
| 第六章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艺术价值 | 第53-62页 |
| 6.1 表现生活的自然美 | 第53-57页 |
| 6.1.1 凸显民事生活——以剪纸图案设计为例 | 第53-55页 |
| 6.1.2 结合民俗风情——以花馍设计为例 | 第55-57页 |
| 6.2 艺术形式的韵律美 | 第57-60页 |
| 6.2.1 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美——以布艺与刺绣图案设计为例 | 第58-60页 |
| 6.3 应用哲学思想的意蕴美 | 第60-62页 |
| 6.3.1 应用哲学思想的意蕴美——以器物纹样为例 | 第60-62页 |
| 第七章 设计案例分析 | 第62-78页 |
| 7.1 婚俗衍生品设计中民间装饰元素的应用 | 第62-67页 |
| 7.1.1 照搬传统图案元素——以糖盒与室内软装设计品为例 | 第63-64页 |
| 7.1.2 局部造型的调整与应用——以糖盒设计为例 | 第64-65页 |
| 7.1.3 形意结合的设计手法——以抱枕与请柬设计为例 | 第65-67页 |
| 7.1.4 婚品重复使用率低下——以家居用品为例 | 第67页 |
| 7.2 晋中民间婚俗装饰图案的创新发展 | 第67-73页 |
| 7.2.1 重组变形与再应用 | 第68-70页 |
| 7.2.2 运用方法建议 | 第70-73页 |
| 7.3 毕业设计 | 第73-78页 |
| 7.3.1 设计理念 | 第73-74页 |
| 7.3.2 设计方案 | 第74-76页 |
| 7.3.3 设计作品的现实意义 | 第76-78页 |
| 第八章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8.1 全文总结 | 第78页 |
| 8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78-79页 |
| 8.3 论文的不足之处 | 第79-80页 |
| 第九章 展望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6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
| 2015级学士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展 | 第88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