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发动机原理论文

GH4169高温动态本构模型与高速冲击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2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GH416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和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打靶试验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叶片包容性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第二章 GH416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第22-4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.2 GH4169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GH4169光滑试件准静态拉伸试验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缺口试件准静态拉伸试验第26-29页
    2.3 GH4169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霍普金森(Hopkinson)杆测试技术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GH4169动态压缩试验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GH4169高温合金动态拉伸试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GH4169动态本构模型研究第41-56页
    3.1 本构模型概述第41页
    3.2 Zerrili-Armstrong动态本构模型参数拟合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Z-A模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Z-A模型参数拟合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Z-A动态本构模型验证第44-47页
    3.3 Johnson-Cook动态本构模型与失效模型参数拟合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J-C材料模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J-C本构模型参数拟合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J-C失效模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J-C本构模型验证第54-55页
    3.4 结论第55-56页
第四章 GH4169合金高温高速冲击试验第56-7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4.2 实验设备及试验材料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件设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设备及原理第56-61页
    4.3 单层打靶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层打靶试验弹道极限与叶片损失动能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层打靶试验损伤形貌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单层打靶试验高速摄影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4.4 双层打靶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双层打靶试验靶板损伤形貌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双层打靶试验高速摄影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双层打靶试验变形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4.5 结论第77-78页
第五章 高温高速冲击试验数值模拟第78-9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8页
    5.2 有限元模型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有限元模型网格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材料模型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温度施加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接触设置与边界条件第80页
    5.3 单层靶板数值仿真结果分析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层靶板高速冲击试验弹道极限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单层靶板高速冲击损伤形貌对比第81-84页
    5.4 双层靶板数值仿真结果分析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双层靶板高速冲击损伤形貌对比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间距对双层靶板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第89页
    5.5 温度对高速冲击数值仿真影响性分析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温度对单层靶板高速冲击数值仿真影响性分析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温度对双层靶板高速冲击数值仿真影响性分析第90-91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91-93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3-95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9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3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北地区中鼩鼱(Sorex caecutiens)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地理学分析
下一篇:阿特拉津降解菌LY-1和LY-2的降解特性及土壤修复能力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