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浆果类论文--悬钩子(黑莓)论文

树莓根繁关键技术与组培快繁中抑菌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8-9页
英文摘要第9-10页
1 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 1.1 树莓简介第11页
    1.2 树莓产业发展概况第11页
    1.3 树莓繁殖技术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根蘖繁殖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压条繁殖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扦插繁殖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根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组培繁殖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组培抑菌技术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-18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8-22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18页
    2.2 试验地概况第18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根繁中根系萌芽特性观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梢的切割方式对萌芽数量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梢的发育程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不同生根剂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根繁与根段扦插育苗技术比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组培快繁中抑菌剂抑菌效果比较第20-21页
    2.4 试验管理第21页
    2.5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1-22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2-40页
    3.1 根繁中根系萌芽特性观察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梢的切割方式对萌芽数量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 3.3 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3.4 梢的发育程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3.5 不同生根剂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不同浓度IB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不同浓度IA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不同浓度NA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不同生根剂对扦插生根影响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3.6 根繁与根段扦插育苗技术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3.7 组培快繁中抑菌剂抑菌效果比较第2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不同浓度多菌灵的抑菌效果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不同浓度百菌清的抑菌效果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不同浓度S106的抑菌效果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不同浓度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5 不同浓度阿米西达的抑菌效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6 不同浓度硫酸链霉素的抑菌效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7 不同浓度多锰锌的抑菌效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8 抑菌剂S106+百菌清的抑菌效果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9 不同抑菌剂的抑菌效果比较第39-40页
4 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4.1 两种秋果型树莓繁殖特性第40页
    4.2 根繁中根系萌芽特性第40页
    4.3 梢的切割方式对萌芽数量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4 影响扦插生根因子的探讨第40-41页
    4.5 根繁与根段扦插育苗技术比较第41页
    4.6 组培快繁中抑菌剂抑菌效果第41-42页
5 结论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9页
附录第49-5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猪O型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载体疫苗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共生关系对爪哇伪枝藻抗荒漠胁迫能力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