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纳电影节获奖中国影片中的文化符号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4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一种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 | 第8页 |
2.中国电影的发展及对外传播之路 | 第8-9页 |
3.戛纳电影节简述 | 第9页 |
(二)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2.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3.创新点 | 第10页 |
(三)理论运用 | 第10-11页 |
1.符号学理论 | 第10-11页 |
2.文化的三层次理论 | 第11页 |
(四)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媒介与文化符号建构研究 | 第11-12页 |
2.电影节与中国文化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内容分析 | 第13页 |
2.文本分析 | 第13-14页 |
一、电影与文化符号 | 第14-18页 |
(一)文化与文化符号 | 第14-16页 |
1.文化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2.文化符号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(二)电影的传播媒介属性 | 第16页 |
(三)电影媒介与文化呈现 | 第16-18页 |
二、戛纳电影节获奖中国影片梳理与研究设计简述 | 第18-23页 |
(一)获奖中国电影梳理 | 第18-20页 |
(二)研究设计简述 | 第20-23页 |
1.研究样本 | 第20-21页 |
2.样本影片梳理 | 第21-22页 |
3.分析指标 | 第22-23页 |
三、戛纳电影节获奖中国影片文化符号的多角度解读 | 第23-36页 |
(一)文化三层次理论下的获奖影片文化符号 | 第23-27页 |
1.器物文化——衣食住行符号 | 第25页 |
2.制度文化——制度符号 | 第25-26页 |
3.观念文化——对个人权利的关注 | 第26-27页 |
(二)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文化符号 | 第27-30页 |
1.传统与现代文化符号 | 第27-28页 |
2.地域文化符号 | 第28-30页 |
(三)视听创作——隐喻与象征的文化意蕴 | 第30-36页 |
1.色彩符号运用 | 第31-32页 |
2.声音符号运用 | 第32-35页 |
3.意象符号运用 | 第35-36页 |
四、戛纳电影节获奖中国影片文化符号呈现思考 | 第36-44页 |
(一)文化符号的如实呈现与片面表达 | 第36-40页 |
1.文化符号的如实呈现 | 第37-38页 |
2.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 | 第38-40页 |
(二)获奖电影文化符号呈现与传播的意义 | 第40-44页 |
1.就本土而言的意义 | 第40-41页 |
2.全球化语境下的意义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