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田水利论文--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

基于耦合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存在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20-22页
2 研究方法第22-32页
    2.1 耦合模型第22页
    2.2 目标函数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约束条件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济学约束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动力学约束第23-29页
    2.4 模型求解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人工智能算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两阶段求解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3 基于耦合模型的井灌区井群布置方法第32-67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概况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条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社会经济条件第34-35页
    3.2 耦合模型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优化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下水模拟模型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MODFLOW模型参数验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求解方法第42页
    3.3 邻村单井位置优化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拟结果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第45-46页
    3.4 邻路单井位置优化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拟结果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第49-50页
    3.5 有抽水降深影响的井位置优化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模拟结果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第53-54页
    3.6 小区多井布置优化第5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第1 井备选井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井位降深模拟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第1 井精确优化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第2 井备选井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井位降深模拟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第2 井精确优化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7 优化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3.7 结果分析第65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4 基于耦合模型的井渠结合调度方法第67-87页
    4.1 灌区概况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自然条件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会经济状况第72页
    4.2 模型建立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目标函数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约束条件第74-76页
    4.3 模型参数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几何模型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作物分区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灌溉制度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MODFLOW模型参数验证第78-79页
    4.4 人民胜利渠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置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井、渠供水比例计算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井灌格和渠灌格分配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对可行解进行编码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初始父代个体生成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迭代寻优过程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单井灌格最优交换分布形式第82-83页
    4.5 运行结果及分析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优化结果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结果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5 基于耦合模型的旱涝交替灌区排水工程设计优化第87-107页
    5.1 灌区概况第87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然条件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社会经济条件第91-92页
    5.2 模型建立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目标函数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约束条件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排水模拟模型(DRAINMOD)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DRAINMOD模型参数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模型参数检验第96-98页
    5.3 实例分析第98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优化过程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单次暴雨固定埋深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于单次暴雨非固定埋深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90%排渍保证率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95%排渍保证率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结果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6 结论与建议第107-10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7页
    6.2 论文创新点第107-108页
    6.3 建议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17页
附录第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家新型区域法治化研究
下一篇: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对东道国法治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