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32页 |
1.1 株高遗传改良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株高的影响因子 | 第12-13页 |
1.1.2 株高的遗传组成 | 第13-14页 |
1.2 植物激素对株高的调控机制 | 第14-26页 |
1.2.1 赤霉素对株高的调控 | 第14-20页 |
1.2.2 油菜素内酯对株高的调控 | 第20-21页 |
1.2.3 生长素对株高的调控 | 第21-23页 |
1.2.4 独角金内酯对株高的调控 | 第23页 |
1.2.5 激素间的互作对株高的调控 | 第23-26页 |
1.3 番茄株高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6-27页 |
1.4 数量性状的主基因+多基因遗传模型研究进展 | 第27页 |
1.5 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| 第27-31页 |
1.5.1 分子标记 | 第27-28页 |
1.5.2 QTL克隆 | 第28-30页 |
1.5.3 番茄中已克隆的QTL | 第30-31页 |
1.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长节间突变体P502表型及细胞学分析 | 第32-37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32页 |
2.1.2 节间长度测量 | 第32页 |
2.1.3 扫描电镜观察 | 第32页 |
2.1.4 外源GA)_3和PAC处理 | 第32-33页 |
2.1.5 内源GA含量测定 | 第33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2.1 节间长度比较与细胞学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2.2 对外源GA)_3和PAC的响应 | 第34-35页 |
2.2.3 内源GA含量比较 | 第35页 |
2.3 讨论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长节间突变体P502的遗传分析 | 第37-46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3.1.1 试验材料和群体构建 | 第37页 |
3.1.2 田间测量与数据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4页 |
3.2.1 六世代群体的变异分析 | 第38页 |
3.2.2 分离群体节间长度的频率分布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2.3 节间长度的遗传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.4 遗传参数的估计 | 第42-44页 |
3.3 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长节间基因EI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| 第46-59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0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46页 |
4.1.2 DNA提取 | 第46页 |
4.1.3 P502深度重测序 | 第46页 |
4.1.4 引物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1.5 标记分析 | 第47页 |
4.1.6 EI(Elongated Internode)基因的定位 | 第47-48页 |
4.1.7 候选基因预测 | 第48页 |
4.1.8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7页 |
4.2.1 长节间基因EI的初定位 | 第50-51页 |
4.2.2 EI基因的精细定位 | 第51-52页 |
4.2.3 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 | 第52-57页 |
4.3 讨论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EI基因转基因验证及功能分析 | 第59-73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6页 |
5.1.1 试验材料 | 第59页 |
5.1.2 试剂、质粒及菌株 | 第59页 |
5.1.3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9-62页 |
5.1.4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| 第62-63页 |
5.1.5 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及原生质体转化 | 第63页 |
5.1.6 遗传转化 | 第63-64页 |
5.1.7 过表达植株的DNA检测 | 第64-65页 |
5.1.8 T_1代植株SlGA2ox7的表达量分析 | 第65页 |
5.1.9 T_1代对外源GA)_3的响应 | 第65页 |
5.1.10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0页 |
5.2.1 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 | 第66页 |
5.2.2 成功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 | 第66-67页 |
5.2.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验证 | 第67页 |
5.2.4 过表达T_1代表型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2.5 SlGA2ox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| 第68-69页 |
5.2.6 GA代谢通路中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| 第69-70页 |
5.3 讨论 | 第70-73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