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--石油炼制论文--石油产品论文

石脑油中环烷烃组分的萃取分离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前言第10-11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石脑油资源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2 裂解制乙烯工艺及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催化重整工艺及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催化重整工艺技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催化重整工艺对原料组成的要求第14页
    1.4 石脑油组分分离技术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石脑油预分馏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MaxEne工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Isosiv工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MSFA分子筛吸附分离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萃取技术在优化利用石脑油资源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石脑油脱芳烃萃取工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石脑油环烷烃萃取分离技术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6 Hansen溶度参数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溶度参数的提出与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溶度参数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1.7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2章 实验部分第21-25页
    2.1 原料与试剂第21页
    2.2 仪器与设备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实验流程第22页
    2.4 分析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气相色谱法分析原料及产物组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溶度参数的计算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芳烃潜含量的计算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蒸汽裂解制乙烯收率的计算方法第24-25页
第3章 基于三维溶度参数理论的环烷烃萃取单一溶剂筛选第25-39页
    3.1 基于溶度参数理论的环烷烃萃取分离单一溶剂的预测筛选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正构烷烃三维溶度参数模型的建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环烷烃三维溶度参数模型的建立第27-30页
    3.2 环烷烃萃取分离单一溶剂的筛选第30-31页
    3.3 溶剂溶解性预测方法的验证第31-32页
    3.4 2-吡咯烷酮萃取分离环烷烃的操作条件优化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剂油比对2-吡咯烷酮萃取分离环烷烃效果的影响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萃取温度对2-吡咯烷酮萃取分离环烷烃效果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石脑油中环烷烃萃取分离溶剂的复配研究第39-50页
    4.1 环烷烃萃取分离溶剂的复配研究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复配溶剂的筛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复合萃取剂的单级萃取实验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萃取温度对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剂油比对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配比对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复合萃取剂多级萃取性能的考察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二级逆流萃取操作下复合萃取剂的优化萃取条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二级逆流萃取操作下复合萃取剂萃取效果的评价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三级逆流萃取操作下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性能的考察第48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 石脑油萃取分离产物的性能提升效果第50-57页
    5.1 萃取剂对芳烃萃取性能的考察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2-吡咯烷酮对芳烃萃取分离效果的考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复合萃取剂对芳烃萃取性能的考察第51-53页
    5.2 抽出油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的性能考察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抽出油的组成分布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抽出油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的性能提升效果第54-55页
    5.3 抽余油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的性能考察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抽余油的组成分布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抽余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性能提升效果第55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55-57页
第6章 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温NiO/ZnO-Al2O3_SiO2反应吸附脱硫过程及机理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分子佐剂的禽腺病毒亚单位疫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