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 | 第14-21页 |
1.2.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 | 第15-16页 |
1.2.2 工作流管理技术 | 第16-18页 |
1.2.3 分布式协同理论 | 第18-20页 |
1.2.4 总结 | 第20-21页 |
1.3 主要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与应急处置现状分析 | 第26-38页 |
2.1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概念及属性 | 第26-29页 |
2.1.1 突发事件定义及特性 | 第26-28页 |
2.1.2 突发事件分类及等级 | 第28-29页 |
2.2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产生机理及影响 | 第29-32页 |
2.2.1 突发事件成因及演化过程 | 第29-31页 |
2.2.2 突发事件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 轨道交通应急处置现状 | 第32-36页 |
2.3.1 网络化运营特点 | 第32-33页 |
2.3.2 应急处置组织架构 | 第33-34页 |
2.3.3 应急处置原则 | 第34-35页 |
2.3.4 应急处置关键问题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基于分布式工作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建模 | 第38-64页 |
3.1 概述 | 第38-39页 |
3.2 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分布式协同体系特点分析 | 第39-46页 |
3.2.1 应急处置作业分布式协同体系下业务过程特点 | 第39-44页 |
3.2.2 应急处置作业分布式协同环境下工作流建模特点 | 第44-46页 |
3.3 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协同作业模型 | 第46-63页 |
3.3.1 四层十级分布式协同体系框架搭建 | 第49-51页 |
3.3.2 分布式协同体系用例模型 | 第51-53页 |
3.3.3 分布式协同体系组织架构 | 第53-57页 |
3.3.4 分布式协同体系响应流程 | 第57-58页 |
3.3.5 时间约束应急处置工作流过程模型 | 第58-6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体系与数字化管理 | 第64-82页 |
4.1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体系概述 | 第64-66页 |
4.2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形式化梳理 | 第66-69页 |
4.3 基于预案的应急辅助决策方案生成技术 | 第69-80页 |
4.3.1 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模型构建 | 第70-76页 |
4.3.2 应急辅助决策方案生成模型及算法 | 第76-8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5章 面向调度层面的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82-106页 |
5.1 概述 | 第82页 |
5.2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82-88页 |
5.2.1 系统目标及总体功能 | 第82-83页 |
5.2.2 系统总体架构与详细功能设计 | 第83-87页 |
5.2.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| 第87-88页 |
5.3 数据库设计 | 第88-95页 |
5.3.1 数据设计原则 | 第88-89页 |
5.3.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| 第89-92页 |
5.3.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| 第92-95页 |
5.4 系统应用 | 第95-104页 |
5.4.1 系统实现 | 第95-98页 |
5.4.2 应用演练 | 第98-10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6-110页 |
6.1 总结 | 第106-107页 |
6.1.1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06-107页 |
6.1.2 主要特色及创新 | 第107页 |
6.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07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-11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