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.1 高山树线 | 第10-12页 |
1.1.1 高山树线形成机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2 基因流对树线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 花粉流的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2.1 花粉流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花粉流的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 花粉流对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4 花粉流对植物交配系统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1.4.1 植物交配系统的概念 | 第14页 |
1.4.2 植物交配系统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3 植物交配系统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1.5 基于父本分析对花粉流动态的探讨 | 第15-17页 |
1.5.1 父本分析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1.5.2 SSR分子标记在亲本分析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6 研究区和研究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6.1 梅里雪山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6.2 树线树种长苞冷杉 | 第18页 |
1.7 研究的目地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8 研究的科学问题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9页 |
2.1 采样设置和实验材料采集 | 第20页 |
2.2 仪器和试剂 | 第20-21页 |
2.2.1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0页 |
2.2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0-21页 |
2.3 实验步骤 | 第21-26页 |
2.3.1 基因组DNA提取 | 第21-22页 |
2.3.2 基因组DNA的检测 | 第22-23页 |
2.3.3 冷杉SSR引物筛选 | 第23页 |
2.3.4 PCR扩增 | 第23-25页 |
2.3.5 PCR产物包装及测序 | 第25-26页 |
2.4 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
2.4.1 数据收集 | 第26页 |
2.4.2 数据矫正 | 第26页 |
2.5 数据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5.1 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26页 |
2.5.2 遗传结构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5.3 父本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研究结果 | 第29-46页 |
3.1 DNA提取结果 | 第29-30页 |
3.2 种群遗传多样性 | 第30-38页 |
3.3 种群遗传结构结果 | 第38-40页 |
3.4 STURCTURE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父本分析结果 | 第41-46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46-51页 |
4.1 讨论 | 第46-49页 |
4.1.1 花粉流的频繁交流有助于增强三个海拔种群遗传多样性 | 第46-47页 |
4.1.2 丰富的花粉流有利于维持三个海拔种群遗传结构的稳定 | 第47页 |
4.1.3 父本分析——讨论三个海拔子代种群的花粉供体(父本)来源及花粉流动态 | 第47-49页 |
4.2 结论 | 第49-51页 |
附录ABCD | 第51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过的论文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