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一、引言 | 第7-14页 |
| 1.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| 第7-9页 |
| 1.1.1 论文选题的依据 | 第7-8页 |
| 1.1.2 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3 研究方法、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2-14页 |
| 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概述 | 第14-22页 |
| 2.1 时代新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| 第14-16页 |
| 2.1.1 时代新人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| 2.1.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2.2 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思想理论依据 | 第16-19页 |
| 2.2.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2.2.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青年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| 第17-19页 |
| 2.3 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| 第19-22页 |
| 2.3.1 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和“中国梦”目标的迫切需要 | 第19-20页 |
| 2.3.2 是促进时代新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| 第20-21页 |
| 2.3.3 是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| 第21-22页 |
| 三、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分析 | 第22-34页 |
| 3.1 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| 第22-25页 |
| 3.1.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| 第22-23页 |
| 3.1.2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| 第23页 |
| 3.1.3 广大教育工作者乐为、敢为 | 第23-24页 |
| 3.1.4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| 第24-25页 |
| 3.2 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诸多问题 | 第25-29页 |
| 3.2.1 主体缺位 | 第25-26页 |
| 3.2.2 教材及教育教学内容存在局限 | 第26-28页 |
| 3.2.3 载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| 第28-29页 |
| 3.3 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| 第29-34页 |
| 3.3.1 国内与国际因素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| 3.3.2 主体自身观念、素养、能力与要求不相适应 | 第32-33页 |
| 3.3.3 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| 第33-34页 |
| 四、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思考 | 第34-48页 |
| 4.1 明确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| 第34-38页 |
| 4.1.1 明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总目标 | 第34-35页 |
| 4.1.2 明确坚持的基本原则 | 第35-38页 |
| 4.2 创新教育理念 | 第38-40页 |
| 4.2.1 树立全员育人教育理念 | 第38-39页 |
| 4.2.2 树立全过程育人教育理念 | 第39页 |
| 4.2.3 树立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 | 第39-40页 |
| 4.3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| 第40-42页 |
| 4.3.1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 | 第40-41页 |
| 4.3.2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度 | 第41-42页 |
| 4.3.3 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| 第42页 |
| 4.4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4.4.1 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4.4.2 创新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方法 | 第44页 |
| 4.5 创新教育载体 | 第44-48页 |
| 4.5.1 引领思想文化前进方向 | 第44-45页 |
| 4.5.2 善用网络育人载体 | 第45-46页 |
| 4.5.3 建设校园文化育人载体 | 第46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