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4页 |
绪论 | 第14-16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6-30页 |
第一章 猪链球菌概述及宿主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| 第16-30页 |
1 猪链球菌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1 猪链球菌病原学与血清分型 | 第16页 |
1.2 猪链球菌流行病学 | 第16-17页 |
2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外基质结合蛋白 | 第17-21页 |
2.1 纤连蛋白与纤连蛋白结合蛋白 | 第18-19页 |
2.2 层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 | 第19页 |
2.3 FN/LN结合蛋白在其他细菌上的免疫保护力研究 | 第19-21页 |
3 猪链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| 第21-26页 |
3.1 全菌苗 | 第21-22页 |
3.2 母源性被动免疫 | 第22页 |
3.3 减毒活疫苗 | 第22-23页 |
3.4 亚单位疫苗 | 第23-26页 |
4 FH和FHBPs的研究进展 | 第26-30页 |
4.1 补体系统替代途径概述 | 第26-27页 |
4.2 FH和FHBPs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0页 |
第二篇 试验研究 | 第30-62页 |
第二章 猪链球菌FN/LN结合蛋白的重组表达与纯化 | 第30-3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1.1 菌株与质粒 | 第31页 |
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31-32页 |
1.3 细菌培养与基因组提取 | 第32页 |
1.4 引物设计与表达菌株构建 | 第32-33页 |
1.5 诱导表达与蛋白纯化 | 第33页 |
1.6 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| 第33-34页 |
2 结果 | 第34-36页 |
2.1 ef-tu,ldh,fba,enolase,kar和oppa基因表达菌株的获得 | 第34-35页 |
2.2 亲和层析技术纯化得到HIS标签融合蛋白 | 第35-36页 |
3 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重组FN/LN结合蛋白的体外特性分析 | 第38-4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1.1 菌株及生物材料 | 第39页 |
1.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39页 |
1.3 全血存活试验评价蛋白在细菌抗杀伤过程中的作用 | 第39页 |
1.4 蛋白EF-Tu、FBA和LDH的免疫原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2 结果 | 第40-42页 |
2.1 EF-Tu、FBA和LDH抗血清明显降低了SS2在全血中的存活 | 第40-41页 |
2.2 重组蛋白EF-Tu、FBA和LD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| 第41-42页 |
3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重组蛋白在两种品系小鼠模型上的保护性评价 | 第44-5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6页 |
1.1 菌株与生物材料 | 第45页 |
1.2 主要试剂与主要仪器 | 第45页 |
1.3 BALB/c和ICR小鼠免疫 | 第45-46页 |
1.4 抗体效价测定 | 第46页 |
1.5 小鼠攻毒试验 | 第46页 |
2 结果 | 第46-49页 |
2.1 重组蛋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滴度 | 第46-48页 |
2.2 重组蛋白的动物保护力评价 | 第48-49页 |
3 讨论 | 第49-52页 |
第五章 结合宿主FH的SS分泌蛋白筛选及初步功能研究 | 第52-6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7页 |
1.1 菌株 | 第53页 |
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53-54页 |
1.3 ZY05719分泌蛋白提取 | 第54页 |
1.4 等电聚焦分析 | 第54-55页 |
1.5 SDS-PAGE | 第55页 |
1.6 MALDI-TOF-MS鉴定蛋白质斑点 | 第55页 |
1.7 FHBPs蛋白纯化及多抗制备 | 第55-57页 |
1.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FHBPs与细胞的结合特性 | 第57页 |
2 结果 | 第57-61页 |
2.1 运用2D-Far-Western blotting的实验方法筛选到3种FHBPs | 第57-58页 |
2.2 成功构建得到3个蛋白的表达菌株并纯化得到融合蛋白 | 第58-59页 |
2.3 EXO、HDH和Hp07325粘附HEp-2细胞和bEnd.3细胞 | 第59-61页 |
3 讨论 | 第61-62页 |
全文总结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