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伪狂犬流行株分离鉴定及免疫增强剂对其灭活疫苗的增效作用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缩略词 | 第11-12页 |
绪论 | 第12-13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3-27页 |
第一章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7页 |
1 猪伪狂犬病毒概述 | 第14-18页 |
1.1 病原学 | 第14页 |
1.2 PR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| 第14-16页 |
1.3 PRV的复制 | 第16-18页 |
2 病毒的培养 | 第18页 |
3 不同日龄猪对PRV的易感性 | 第18-19页 |
4 猪伪狂犬疫苗 | 第19-21页 |
4.1 灭活疫苗 | 第19-20页 |
4.2 弱毒疫苗 | 第20页 |
4.3 DNA疫苗 | 第20-21页 |
4.4 基因缺失疫苗 | 第21页 |
4.5 亚单位疫苗 | 第21页 |
4.6 PRV的反向遗传技术及活载体疫苗 | 第21页 |
5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治 | 第21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7页 |
第二篇 实验研究 | 第27-69页 |
第二章 猪伪狂犬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| 第27-5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5页 |
1.1 材料 | 第28-29页 |
1.2 方法 | 第29-35页 |
2 结果 | 第35-45页 |
2.1 PCR的鉴定 | 第35-37页 |
2.2 gE、TK和gB的序列分析 | 第37-45页 |
2.3 分离病毒 | 第45页 |
2.4 PRV-NJ-2014株病毒含量的测定 | 第45页 |
3 讨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第三章 免疫增强剂在猪伪狂犬灭活疫苗中增效作用 | 第51-6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7页 |
1.1 材料 | 第52页 |
1.2 方法 | 第52-56页 |
1.3 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2 结果 | 第57-63页 |
2.1 交叉中和抗体的测定 | 第57页 |
2.2 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| 第57-60页 |
2.3 PRV标准曲线及扩增动力学曲线 | 第60-61页 |
2.4 攻毒保护实验结果 | 第61-63页 |
3 讨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