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1页 |
上篇 文献综述 | 第11-26页 |
1 病原卵菌概述 | 第12-17页 |
1.1 病原疫霉菌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辣椒疫霉的生活史及侵染机制 | 第13-17页 |
2 病原卵菌效应因子 | 第17-21页 |
2.1 CRN效应因子 | 第18-19页 |
2.2 RxLR效应因子 | 第19-21页 |
3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 | 第21页 |
4 RNA Recognition Motif | 第21-23页 |
4.1 RNA结合蛋白 | 第22-23页 |
4.2 RNA识别结构域 | 第23页 |
总结 | 第23-24页 |
展望 | 第24-26页 |
下篇 研究内容 | 第26-61页 |
第一章 PcRxLR207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研究 | 第27-49页 |
1. 材料和方法 | 第30-41页 |
1.1 供试菌株、植物的培养及保存条件 | 第30页 |
1.2 培养基及配制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31-32页 |
1.4 转基因拟南芥所用载体的构建 | 第32页 |
1.5 大肠杆菌感受态转化 | 第32-33页 |
1.6 质粒提取方法 | 第33-34页 |
1.7 农杆菌感受态转化 | 第34-35页 |
1.8 稳定转化转基因拟南芥的制备 | 第35-38页 |
1.9 转基因拟南芥喷洒雌激素后的表型研究 | 第38页 |
1.10 转基因拟南芥接种辣椒疫霉表型研究 | 第38-40页 |
1.11 转基因拟南芥接种丁香假单胞菌表型研究 | 第40页 |
1.12 转基因拟南芥接种丁香假单胞菌诱导过敏反应 | 第40-41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8页 |
2.1 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筛选 | 第41-42页 |
2.2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| 第42-43页 |
2.3 转基因拟南芥喷洒雌激素后不引起死亡 | 第43-44页 |
2.4 转基因拟南芥对辣椒疫霉抗性增强 | 第44-45页 |
2.5 转基因拟南芥对丁香假单胞菌敏感性增强 | 第45页 |
2.6 转基因拟南芥诱导过敏反应迅速 | 第45-46页 |
2.7 转基因拟南芥6h诱导过敏反应差异明显 | 第46-48页 |
3. 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二章 RRM突变体拟南芥的表型研究 | 第49-61页 |
1. 材料和方法 | 第51-54页 |
1.1 供试菌株、植物的培养及保存条件 | 第51-52页 |
1.2 培养基及配制方法 | 第52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52页 |
1.4 突变体拟南芥鉴定 | 第52-54页 |
1.5 突变体拟南接种辣椒疫霉表型研究 | 第54页 |
1.6 突变体拟南接种丁香假单胞菌表型研究 | 第54页 |
1.7 转基因拟南芥接种丁香假单胞菌诱导过敏反应 | 第54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9页 |
2.1 突变体拟南芥鉴定 | 第54-55页 |
2.2 RRM突变体拟南芥接种辣椒疫霉表型结果 | 第55-56页 |
2.3 RRM突变体拟南芥接种丁香假单胞菌生长量结果 | 第56页 |
2.4 RRM突变体拟南芥诱导细胞死亡结果 | 第56-59页 |
3. 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