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1 悬铃木生长特征与栽种历史 | 第10-12页 |
1.1 悬铃木分类与生态习性 | 第10-11页 |
1.2 我国悬铃木栽种历史 | 第11-12页 |
2 悬铃木目前已知的价值 | 第12-13页 |
3 悬铃木在园林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3.1 落叶 | 第14页 |
3.2 病虫害 | 第14页 |
3.3 果毛污染 | 第14-15页 |
4 应对悬铃木果毛污染的对策 | 第15-18页 |
4.1 替代树种法 | 第15-16页 |
4.2 丰富植物群落 | 第16页 |
4.3 修剪控果法 | 第16页 |
4.4 树冠嫁接法 | 第16-17页 |
4.5 化学调控法 | 第17页 |
4.6 无毛或者少毛品种的培育 | 第17-18页 |
5 我国悬铃木辐照诱变育种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8-20页 |
5.1 辐照变异育种发展现状 | 第18-19页 |
5.2 我国园林植物辐照变异育种发展与现状 | 第19-20页 |
5.3 我国悬铃木辐照变异育种发展与现状 | 第20页 |
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1.1 悬铃木种子 | 第22页 |
1.2 钴源 | 第22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1 悬铃木球果生物学性状统计 | 第22-23页 |
2.2 悬铃木种子辐照处理播种实验 | 第23-24页 |
2.3 悬铃木种子发芽率测定 | 第24页 |
2.4 悬铃木种子成苗率测定 | 第24页 |
2.5 悬铃木幼苗真叶萌发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6 悬铃木幼苗高度测定 | 第25页 |
2.7 悬铃木幼苗根系长度与鲜重测定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6页 |
1 悬铃木球果生物学性状统计 | 第26-27页 |
2 五次重复实验发芽率和成苗率比较 | 第27-29页 |
3 不同辐照剂量对悬铃木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3.1 不同辐照剂量对悬铃木种子发芽趋势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 不同辐照剂量对悬铃木种子成苗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4 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悬铃木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32-46页 |
4.1 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悬铃木幼苗株高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4.2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悬铃木幼苗根系长度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4.3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悬铃木幼苗鲜重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4.4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悬铃木真叶生长时间的影响 | 第36-43页 |
4.5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悬铃木叶片形状变异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| 第46-56页 |
1 结论 | 第46页 |
2 讨论 | 第46-53页 |
2.1 无污染悬铃木突变体的选育目标 | 第46-48页 |
2.2 实验重复之间发芽率和成苗率差异较大的可能原因 | 第48-49页 |
2.3 悬铃木种子适宜辐照剂量范围选择依据 | 第49-51页 |
2.4 辐照处理对悬铃木种子和幼苗影响及可能的生理机理 | 第51-53页 |
2.5 花粉辐照变异 | 第53页 |
3 总结 | 第53-54页 |
4 本项研究创新点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