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问卷调查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访谈法 | 第14页 |
1.4.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5-26页 |
2.1 薪酬管理理论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.1 薪酬及薪酬管理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2.1.2 薪酬管理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2.1.3 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 | 第17-20页 |
2.1.4 薪酬管理的流程 | 第20-21页 |
2.2 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| 第21-26页 |
2.2.1 绩效与绩效管理的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2.2 绩效管理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2.2.3 绩效管理的流程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SY热电有限公司及其员工绩效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6-41页 |
3.1 SY热电有限公司概况 | 第26-33页 |
3.1.1 SY热电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 | 第26-30页 |
3.1.2 SY热电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 | 第30页 |
3.1.3 SY热电有限公司的员工构成 | 第30-31页 |
3.1.4 SY热电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| 第31-32页 |
3.1.5 SY热电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 | 第32-33页 |
3.2 SY热电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薪酬管理现状 | 第33-37页 |
3.2.1 绩效薪酬总额的确定 | 第34页 |
3.2.2 基于岗位与考核的薪级确定 | 第34-36页 |
3.2.3 岗位绩效工资的计算 | 第36-37页 |
3.2.4 绩效薪酬的支付方式 | 第37页 |
3.3 SY热电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1页 |
3.3.1 绩效薪酬不透明 | 第37页 |
3.3.2 绩效薪酬内部公平性差 | 第37-38页 |
3.3.3 绩效薪酬激励性差 | 第38页 |
3.3.4 员工绩效薪酬满意度低 | 第38-41页 |
第4章 SY热电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薪酬管理方案的再设计 | 第41-49页 |
4.1 SY热电有限公司绩效薪酬管理方案再设计的目标 | 第41页 |
4.2 SY热电有限公司绩效薪酬管理方案再设计的原则 | 第41-43页 |
4.2.1 公平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2.2 激励原则 | 第42页 |
4.2.3 公开原则 | 第42-43页 |
4.2.4 经济原则 | 第43页 |
4.2.5 合法原则 | 第43页 |
4.3 SY热电有限公司绩效薪酬的构成 | 第43页 |
4.4 “常规”绩效薪酬方案的再设计 | 第43-46页 |
4.4.1 绩效薪酬的岗位构成 | 第43-45页 |
4.4.2 基于考核的绩效薪酬 | 第45-46页 |
4.5 “一次性奖励”绩效薪酬方案的再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6 绩效薪酬支付方式的设计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SY热电有限公司再设计的绩效薪酬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49-59页 |
5.1 提高公司领导对绩效薪酬管理的重视程度 | 第49-50页 |
5.1.1 绩效薪酬新方案领导小组 | 第49页 |
5.1.2 绩效薪酬新方案监察小组 | 第49-50页 |
5.2 绩效薪酬再设计方案的实施计划 | 第50-54页 |
5.2.1 政策宣贯阶段 | 第50页 |
5.2.2 方案试运行阶段 | 第50-53页 |
5.2.3 反馈阶段 | 第53页 |
5.2.4 方案修订阶段 | 第53-54页 |
5.3 建立“方案支持型”的企业文化 | 第54页 |
5.4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| 第54-59页 |
5.4.1 明确绩效考核原则 | 第54页 |
5.4.2 明确绩效考核内容 | 第54-55页 |
5.4.3 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 | 第55-56页 |
5.4.4 明确绩效考核程序 | 第56页 |
5.4.5 明确绩效考核管理要求 | 第56-5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件一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