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及其治理研究--基于近10年的案例分析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页
第1章 绪论第12-32页
    1.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评述第25-2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、内容与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图第29-30页
    1.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可能的创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可能的不足第30-32页
第2章 概念界定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第32-38页
    2.1 核心概念界定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环境群体性事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治理第33-34页
    2.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选择理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3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3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与地方政府行为特征——基于近10年的案例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3.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数据搜集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来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据分析方法第38页
    3.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总体特征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发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参与主体多元化,主体诉求多样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事件持续时间较长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组织化程度低,缺乏精英领导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暴力化程度高,且以间接对抗为主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网络媒体的引导作用在加强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地方政府在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行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事件爆发之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事件爆发过程中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事件爆发之后第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地方政府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行为失范第46-58页
    4.1 地方政府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利益合谋,乱上污染项目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没有严格执行环境评估制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环境问题决策缺乏民众参与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行为不当激化官民矛盾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导致的后果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侵犯了地方政府公的信力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损害了群众的正当利益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破坏了基层社会的稳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降低政治制度的权威第51页
    4.3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价值层面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制度层面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具体操作层面第55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5章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借鉴第58-64页
    5.1 英国政府形成系统的环境治理法律体系第58-59页
    5.2 美国政府重视民众环境权力,加大环境财政投入第59-60页
    5.3 德国政府运用市场化机制,调动人们防治污染的积极性第60-61页
    5.4 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可持续发展应作为环境治理的核心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完善且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来防治环境污染第6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6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路径选择第64-72页
    6.1 价值层面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正视社会冲突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树立“人民公仆”的服务意识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注重社会法治理念的培育第65页
    6.2 制度层面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强化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落实环境决策中的民众参与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完善绩效考核方式,考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加强环保公益组织的管理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67-68页
    6.3 具体操作层面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提升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,慎用暴力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积极沟通、重视民众意见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事后履行承诺,总结经验第70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结论与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型期社会冲突的产生及应对研究--基于对2010年-2016年Q区信访案件的考察
下一篇:城市交通拥堵的法治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