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实践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选题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实际意义第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有声思维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案例分析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比较分析法第16-17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-29页
    一、关于“课堂导入”的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外对课堂导入的研究状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课堂导入概念的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关于“迁移理论”的研究综述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外对迁移理论的研究状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迁移概念的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迁移的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迁移理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影响迁移的因素第25-27页
    三、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28-29页
第三章 迁移理论下课堂导入的调查问卷分析第29-46页
    一、对高中生调查及结果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调查对象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调查主题与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二、对高中数学教师调查与访谈及结果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问卷调查情况与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教师访谈提纲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三、调查总结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课堂导入的必要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影响课堂导入实施的归因与对应启示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迁移理论可以为课堂导入提供理论支持第37-38页
    四、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实施策略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课堂导入的方法及其对应的迁移理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基于迁移理论的课堂导入教学策略第41-46页
第四章 课堂导入实录在迁移理论下的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一、充分必要条件的课堂导入的实录与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A教师的课堂实录与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B教师的课堂实录与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二、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课堂导入的实录与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C教师的课堂实录与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D教师的课堂实录与分析第53-56页
第五章 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实践探索第56-64页
    一、实践目的第56页
    二、实践对象第56页
    三、实践过程第56-59页
    四、实践结果与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五、实践总结第62-64页
结论与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附录第68-74页
    附录1:高中生对数学课堂导入看法的调查问卷第68-70页
    附录2:高中数学教师对课堂导入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问卷第70-72页
    附录3:对高中数学教师关于课堂导入的访谈提纲第72-73页
    附录4:学生对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》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第73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
下一篇:高中生排列组合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