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关系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脆弱性相关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政府干预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述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22-23页
第2章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分析第23-33页
    2.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内涵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表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体子系统脆弱性——耦合系统内部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虚像子系统脆弱性——公共创新环境、耦合系统综合效益第25页
    2.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根源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耦合系统脆弱性内部根源——系统失效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耦合系统脆弱性外部根源——市场失灵第29-30页
    2.4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耦合系统初始状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市场发育程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政府干预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耦合系统开放程度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一般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3.1 政府干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发展的必要性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机理第34-38页
    3.3 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贡献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实证分析第40-59页
    4.1 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府干预实质性影响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标选取与测算模型第42-47页
    4.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47-49页
    4.3 结果分析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结果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政府干预实质效果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-6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相关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相关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5.2 对策与建议第61-62页
    5.3 局限与展望第62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保兑仓融资的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
下一篇:银行零售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--以中信银行苏州分行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