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高三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调查研究--以衡水市三所中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第10-12页
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2-23页
    2.1 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2.2 数学模型及高中常见的数学模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中常见的数学模型第14页
    2.3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素养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过程简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学建模与解应用题的概念辨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数学建模素养的初步提出第17-18页
    2.4 数学建模素养的水平划分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内外数学建模素养的水平划分简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本文中对数学建模素养的水平划分第19-23页
3 研究设计第23-40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4页
    3.3 研究思路第24-25页
    3.4 测评工具的开发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测评工具的开发框架与设计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测评工具的结构及其编制过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五种模型维度下的题目设计与评分标准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学生测评结果的水平界定第34-35页
    3.5 第二次试测结果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测试卷的效度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测试卷的难度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测试卷的区分度分析第39-40页
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0-66页
    4.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40-41页
    4.2 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水平的描述性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三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等级的整体分布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平一题目总体得分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平二题目总体得分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水平三题目总体得分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3 数学建模素养各水平下的定性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知识理解水平下作答情况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知识迁移水平下作答情况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知识创新水平下作答情况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水平下学生作答情况综合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4.4 不同维度下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性别维度下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学校维度下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文理科维度下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4.5 不同因素下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与平时成绩的相关性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与喜欢程度的相关性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与数学建模活动参与程度的相关性第63-66页
5 结论与建议第66-70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66-68页
    5.2 研究建议第68-70页
6 局限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6.1 研究的局限性第70-71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附录第75-82页
    附录 (一)第75-79页
    附录 (二)第79-80页
    附录 (三)第80-82页
后记(含致谢)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科学探究要素分析
下一篇:新手型与专家型物理教师核心概念教学技能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