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三、论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相关假说的提出 | 第13-32页 |
第一节 相关代理理论 | 第13-17页 |
一、代理成本理论的提出 | 第13-15页 |
二、股权代理成本理论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 | 第17-19页 |
一、股权集中度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二、股权制衡度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资本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 | 第19-25页 |
一、资产负债率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二、长期资产负债率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三、流动资产负债率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第四节 监督与激励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 | 第25-32页 |
一、董事会规模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二、独立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三、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变量设定 | 第32-34页 |
一、被解释变量 | 第32-33页 |
二、解释变量 | 第33页 |
三、控制变量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| 第34页 |
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研究模型 | 第34-36页 |
一、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4-35页 |
二、研究模型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实证分析 | 第36-50页 |
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相关分析 | 第37-41页 |
一、自相关分析表 | 第37-38页 |
二、自变量间相关性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第三节 回归分析 | 第41-50页 |
一、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 | 第41-42页 |
二、资本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 | 第42-44页 |
三、监督与激励机制与股权代理成本 | 第44-46页 |
四、逐步回归分析 | 第46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0-61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0-52页 |
一、主要实证结果 | 第50页 |
二、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 | 第52-56页 |
一、完善股权机构 | 第52-53页 |
二、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,加强企业债券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约束作用 | 第53-54页 |
三、强化监督与激励机制 | 第54-55页 |
四、强化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 | 第55-56页 |
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| 第56页 |
一、理论创新之处 | 第56页 |
二、实证创新之处 | 第56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展望 | 第56-61页 |
一、研究局限性 | 第56-57页 |
二、展望 | 第57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