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各种家畜、家禽、野生动物的疾论文--家畜论文--牛论文

河南省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查与分析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常用缩略词(ABBREVIATION)第13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-26页
    1 奶牛乳房炎第14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奶牛乳房炎症状与分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及危害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过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调查情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 乳房炎的致病因素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乳房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21-24页
    2 乳房炎血清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血清免疫指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血清生化指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血清抗氧化指标第25页
    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-26页
第二章 河南省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查第26-36页
    1 材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调查对象与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7页
    2 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奶样的采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奶样的检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28-29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不同月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不同胎次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不同日产奶量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不同养殖类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6 挤奶机监测对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4 讨论与小结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奶牛乳房炎与月份的关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奶牛乳房炎与胎次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奶牛乳房炎与日产奶量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5 奶牛乳房炎与养殖类型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 奶牛乳房炎与奶机监测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7 小结第33-36页
第三章 河南省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诊断及耐药性研究第36-50页
    1 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采样对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样品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6-37页
    2 方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奶样采集方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恒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法(恒温扩增芯片法)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乳汁细菌培养检测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数据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恒温扩增芯片法病原菌的检出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乳汁细菌培养检测法病原菌的检出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主要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第46页
    4 讨论与小结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 病原菌的检出情况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 奶牛乳房炎血清相关指标的研究第50-62页
    1 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2 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样品采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奶牛乳房炎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奶牛乳房炎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奶牛乳房炎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两组奶牛血清各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两组奶牛各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 两组奶牛各血清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7 两组奶牛各血清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第55-56页
    4 讨论与小结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血清免疫指标与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 血清生化指标与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 血清抗氧化指标与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小结第59-62页
全文结论第62-64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猪卵母细胞向胚胎转换进程中α-Tubulin与H3S10ph的表达与功能研究
下一篇:TLR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S.uberis感染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