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客船通航风险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客船风险监控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及监控管理分析 | 第16-28页 |
2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及监控管理现状 | 第16-23页 |
2.1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1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监控现状 | 第17-21页 |
2.1.3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安全监控管理存在问题 | 第21-23页 |
2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分析 | 第23-28页 |
2.2.1 旅游客船通航风险内涵 | 第23-24页 |
2.2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影响因子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.3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的表现形式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构建 | 第28-51页 |
3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方法选择 | 第28-30页 |
3.1.1 贝叶斯网络 | 第28页 |
3.1.2 层次分析法 | 第28-29页 |
3.1.3 系统动力学 | 第29页 |
3.1.4 监控模型方法的选定 | 第29-30页 |
3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关键变量的提取 | 第30-35页 |
3.2.1 系统变量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2 系统变量筛选 | 第32-35页 |
3.3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的构建 | 第35-44页 |
3.3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因果关系图 | 第36-37页 |
3.3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流图 | 第37-40页 |
3.3.3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方程式 | 第40-44页 |
3.4 模型检验 | 第44-51页 |
3.4.1 量纲一致性检验 | 第44页 |
3.4.2 模型有效性检验 | 第44-51页 |
第4章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监控策略及效果分析 | 第51-65页 |
4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安全监控策略的提出 | 第51-54页 |
4.1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模型监控变量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1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安全监控策略的提出 | 第53-54页 |
4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安全监控策略仿真 | 第54-63页 |
4.2.1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策略仿真 | 第54-59页 |
4.2.2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通航风险监控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9-63页 |
4.3 长江干线旅游客船监控管理对策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5-66页 |
5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1-72页 |
附录 A:长江干线旅游客船调查问卷表A | 第72-73页 |
附录 B:长江干线旅游客船调查问卷表B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