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检测、评估 | 第11-13页 |
1.2.2 层次分析法在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 | 第13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指标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1 码头损伤情况调研 | 第19-25页 |
2.2 营运状态时码头安全性评估指标 | 第25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方法探讨 | 第29-60页 |
3.1 指标初始权重 | 第29-43页 |
3.1.1 层次分析法计算原理及步骤 | 第29-35页 |
3.1.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指标初始权重 | 第35-43页 |
3.2 指标权重的修正 | 第43-50页 |
3.2.1 熵权法计算原理及步骤 | 第43-44页 |
3.2.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指标权重修正 | 第44-50页 |
3.3 高桩框架码头隶属函数确定 | 第50-59页 |
3.3.1 隶属函数确定原则及步骤 | 第50-52页 |
3.3.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隶属函数确立 | 第52-58页 |
3.3.3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语集建立 | 第58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应用 | 第60-71页 |
4.1 工程简介 | 第60-61页 |
4.2 码头安全性评估过程 | 第61-70页 |
4.2.1 码头受损状态 | 第61-62页 |
4.2.2 码头结构损伤及分级 | 第62-65页 |
4.2.3 码头安全性等级确立 | 第65-70页 |
4.3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模型方案比较 | 第70-7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录1 | 第78-83页 |
附录2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