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5-16页 |
引言 | 第16-1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9-28页 |
1.1 影响稻谷贮藏的因素 | 第19-21页 |
1.1.1 稻谷类型对其贮藏的影响 | 第19页 |
1.1.2 含水量和外界环境对稻谷贮藏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1.1.2.1 含水量对稻谷贮藏的影响 | 第20页 |
1.1.2.2 温度和湿度对稻谷贮藏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1.3 包装方式对稻谷贮藏的影响 | 第21页 |
1.2 干燥剂和脱氧剂在稻谷贮藏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2.1 干燥剂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2.2 脱氧剂的应用 | 第22页 |
1.3 稻谷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| 第22-25页 |
1.3.1 稻谷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 | 第23页 |
1.3.2 稻谷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 | 第23-24页 |
1.3.3 稻谷营养品质的变化 | 第24-25页 |
1.4 稻谷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25-28页 |
1.4.1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5-26页 |
1.4.2 丙二醛的变化 | 第26-28页 |
2 籼粳杂交稻贮藏后稻谷含水量和品质的变化 | 第28-59页 |
2.1 材料和方法 | 第28-34页 |
2.1.1 材料 | 第28页 |
2.1.2 方法 | 第28-33页 |
2.1.2.1 稻谷含水量调节和包装、添加剂处理 | 第28-29页 |
2.1.2.2 稻谷含水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2.1.2.3 稻谷碾米品质指标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2.1.2.4 稻谷外观品质指标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1.2.5 稻谷蒸煮食味品质指标的测定 | 第31-33页 |
2.1.2.6 稻谷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 | 第33页 |
2.1.3 统计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55页 |
2.2.1 稻谷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 | 第34-37页 |
2.2.2 稻谷贮藏过程中稻米品质的变化 | 第37-55页 |
2.2.2.1 稻谷贮藏过程中碾米品质的变化 | 第37-41页 |
2.2.2.2 稻谷贮藏过程中外观品质的变化 | 第41-44页 |
2.2.2.3 稻谷贮藏过程中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 | 第44-48页 |
2.2.2.4 稻谷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 | 第48-55页 |
2.3 讨论 | 第55-59页 |
2.3.1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稻谷含水量的变化 | 第55-56页 |
2.3.2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稻谷品质的变化 | 第56-59页 |
2.3.2.1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碾米品质的变化 | 第56页 |
2.3.2.2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垩白的变化 | 第56-57页 |
2.3.2.3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 | 第57页 |
2.3.2.4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变化 | 第57-59页 |
3 籼粳杂交稻稻谷贮藏过程生理生化的变化 | 第59-7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3.1.1 材料 | 第59页 |
3.1.2 方法 | 第59-60页 |
3.1.2.1 稻谷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| 第59-60页 |
3.1.2.2 稻谷丙二醛含量测定 | 第60页 |
3.1.3 统计分析 | 第60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0-72页 |
3.2.1 稻谷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60-70页 |
3.2.1.1 稻谷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60-62页 |
3.2.1.2 稻谷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| 第62-65页 |
3.2.1.3 稻谷贮藏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| 第65-67页 |
3.2.1.4 稻谷贮藏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| 第67-70页 |
3.2.2 稻谷贮藏过程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| 第70-72页 |
3.3 讨论 | 第72-75页 |
3.3.1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72页 |
3.3.2 籼粳杂交稻贮藏过程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| 第72-73页 |
3.3.3 籼粳杂交稻贮藏包装方式和添加剂的综合选择 | 第73-75页 |
4 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