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緒論 | 第11-20页 |
一、選題緣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朱駿聲及其《說文通訓定聲》 | 第12-14页 |
三、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與聲符表義示源研究綜述 | 第14-18页 |
四、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《說文通訓定聲》中的聲符 | 第20-35页 |
第一節 形聲字的聲符 | 第20-27页 |
一、目前對聲符的看法 | 第20-23页 |
二、形聲字聲符的演變發展過程 | 第23-27页 |
第二節 形聲字聲符表義示源的原因 | 第27-31页 |
第三節 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聲符系統的組成 | 第31-35页 |
一、“豐”部各声符下的例字 | 第31-32页 |
二、《說文通訓定聲》中聲符的幾點說明 | 第32-35页 |
第二章 聲符義及《說文通訓定聲》對詞義的研究 | 第35-48页 |
第一节 源義素 | 第35-37页 |
一、源義素概說 | 第35-36页 |
二、提出“源義素”的理由 | 第36-37页 |
第二節 聲符義的類型 | 第37-41页 |
一、本義 | 第37-38页 |
二、引申義 | 第38页 |
三、假借義 | 第38-39页 |
四、語源義 | 第39-41页 |
第三節《說文通訓定聲》對詞義的研究 | 第41-48页 |
一、《說文通訓定聲》的訓釋體例 | 第42-43页 |
二、《說文通訓定聲》的訓釋內容 | 第43-47页 |
三、小結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豐部声符表義示源 | 第48-88页 |
第一節 聲符表義示源 | 第48-53页 |
一、聲符表義示源淺說 | 第48-49页 |
二、聲符表義示源的特點 | 第49-50页 |
三、聲符表義示源的研究價值 | 第50-53页 |
第二節“豐”部聲符的表義示源探究 | 第53-84页 |
一、豐部同聲符形聲字語義的分析與總結歸納 | 第53-79页 |
二、“豐”部十三組字詞的聲符義匯總 | 第79-81页 |
三、小結 | 第81-84页 |
第三節 語源義中源義素的運動特點 | 第84-88页 |
第四章 聲符表義示源的研究對教學的意義 | 第88-97页 |
第一節 目前漢語漢字的教學狀況 | 第88-93页 |
一、對目前漢字教學的調查情況的結果統計 | 第88-90页 |
二、問題所在 | 第90-93页 |
第二節 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聲符表義示源對漢字教學的啟示 | 第93-97页 |
一、識字教學 | 第94-95页 |
二、釋詞教學 | 第95-97页 |
結語 | 第97-98页 |
參考文獻 | 第98-103页 |
附錄 | 第103-106页 |
致謝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