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三、主要研究内容、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8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(三)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老年意象与老年题材电影 | 第18-30页 |
第一节 形象、意象和影像 | 第18-19页 |
一、形象 | 第18页 |
二、意象 | 第18页 |
三、影像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老年和老年意象 | 第19-24页 |
一、认识老年 | 第19-20页 |
二、老年意象 | 第20-24页 |
第三节 老年题材电影的概况与发展 | 第24-30页 |
一、老年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 | 第24-25页 |
二、老年题材电影的发展概况 | 第25-30页 |
第二章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 | 第30-47页 |
第一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分类 | 第30-38页 |
一、从生理角度划分 | 第30-32页 |
二、从精神层面划分 | 第32-38页 |
第二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成因 | 第38-41页 |
一、传统家庭观:孝悌与生死 | 第39-40页 |
二、西方新理念:自我与快乐 | 第40-41页 |
三、社会大环境:矛盾与多元 | 第41页 |
第三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方法 | 第41-47页 |
一、故事内容的平实化叙事 | 第42-43页 |
二、场景重构的生活化写照 | 第43页 |
三、影像再现的写实化语言 | 第43-44页 |
四、影片主题的符号化隐喻 | 第44-45页 |
五、老年演员的本色化演绎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建构存在问题和反思 | 第47-53页 |
第一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建构存在问题 | 第47-49页 |
一、大众形象多,个性形象少 | 第47-48页 |
二、弱化丑化形象多,鲜明饱满形象少 | 第48-49页 |
三、悲观基调多,乐观形象少 | 第49页 |
第二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建构的反思 | 第49-53页 |
一、一种不确定的能指 | 第49-50页 |
二、一种社会想象的社群 | 第50-51页 |
三、一种年轻霸权的电影世界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方向和价值意蕴 | 第53-59页 |
第一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中老年形象的建构方向 | 第53-54页 |
一、多塑造正面健康的老年形象 | 第53页 |
二、多塑造智慧灵动的老年形象 | 第53-54页 |
三、多塑造获得精神救赎的老年形象 | 第54页 |
第二节 我国老年题材电影的价值意蕴 | 第54-59页 |
一、构建全新老龄文化 | 第54-55页 |
二、弘扬和坚守中国文化 | 第55-56页 |
三、营造敬老尊老的社会环境 | 第56-57页 |
四、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向发展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一、专著 | 第60-62页 |
二、期刊论文 | 第62-63页 |
三、学位论文 | 第63-64页 |
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