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能力、市场择时能力和波动率择时能力分析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的实用价值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文章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与局限性 | 第13-14页 |
1.3.1 本文的主要创新 | 第13页 |
1.3.2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2.1 相关基金绩效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2.2 评价基金管理者投资能力的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2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3 模型的设计与估计方法 | 第20-24页 |
3.1 模型的选取与设计 | 第20-21页 |
3.2 基准模型及估计方法 | 第21-24页 |
3.2.1 四因子模型 | 第21-22页 |
3.2.2 广义矩估计 | 第22-24页 |
4 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和结果 | 第24-39页 |
4.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| 第24-26页 |
4.1.1 样本的选取 | 第24-25页 |
4.1.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| 第25-26页 |
4.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| 第26-29页 |
4.3 基金的选股能力 | 第29-31页 |
4.4 基金的绩效分解 | 第31-35页 |
4.5 基金的波动率相关行为 | 第35-36页 |
4.6 基金绩效与市场情绪指标的回归分析 | 第36-39页 |
5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39-43页 |
5.1 结论 | 第39-40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