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--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--巷道支护论文

旧采残煤复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与支护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巷道支护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巷道支护理论和技术发展历程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复采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第20页
    1.3 复采巷道掘进支护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第20-22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-24页
第二章 复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第24-50页
    2.1 旧采开采方式及煤层赋存特征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旧采开采方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旧采区煤层赋存结构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旧采区内部空间分布特征第26-32页
    2.2 旧采残留煤柱变形破坏特征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旧采残留煤柱的应力分布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煤柱荷载作用下区域应力场特征第37-40页
    2.3 复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旧采区掘进巷道围岩类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复采巷道再生顶板分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巷道围岩岩性与物理力学参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复采巷道围岩分类第45-4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7-50页
第三章 复采掘进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第50-74页
    3.1 复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影响复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复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第51-54页
    3.2 复采巷道围岩应力数值模拟分析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复采巷道位于煤柱中围岩变形特征模拟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复采巷道位于旧采冒落区时围岩变形特征模拟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复采巷道遇空巷时围岩应力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3.3 复采巷道掘进围岩稳定性控制基本理论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复采巷道围岩控制原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复采巷道围岩压力特点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复采巷道掘进支护对象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复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第64-67页
    3.4 复采巷道围岩控制的关键技术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钢钎撞楔法超前支护技术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工字钢棚钢架支护技术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锚注围岩加固技术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预应力锚拉支架支护技术第71-7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第四章 复采巷道支护优化的数值模拟第74-90页
    4.1 复采巷道支护技术方案第74-75页
    4.2 工字钢棚支护优化数值模拟分析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值模拟方法和模型建立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值模拟方案的比较分析第75-80页
    4.3 锚拉支架支护优化数值模拟分析第80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数值模拟方法和模型建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巷道顶板不同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巷道顶板和两帮不同模型的优化组合数值模拟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8-90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0-9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90-9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2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8页
致谢第98-100页
附录A: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
附录B: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强排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元件的设计
下一篇:多绳摩擦提升机起吊及调节装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