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1.2 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| 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1.4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21-23页 |
| 2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理论基础及述评 | 第23-30页 |
| 2.1 博弈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2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2.3 社会冲突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2.4 协作治理理论 | 第27-29页 |
| 2.5 理论述评 | 第29-30页 |
| 3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主体间利益博弈机理 | 第30-43页 |
| 3.1 博弈主体 | 第30-34页 |
| 3.2 博弈模型 | 第34-38页 |
| 3.3 博弈策略 | 第38-43页 |
| 4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主体间利益博弈案例 | 第43-67页 |
| 4.1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历程 | 第44-50页 |
| 4.2 博弈失败——S镇D村案例分析 | 第50-60页 |
| 4.3 博弈成功——B镇S村案例分析 | 第60-65页 |
| 4.4 案例经验及启示 | 第65-67页 |
| 5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主体间利益博弈困境 | 第67-83页 |
| 5.1 多元主体博弈平台不成熟 | 第68-71页 |
| 5.2 信息不对称缺乏良好环境 | 第71-76页 |
| 5.3 地位不平等难以公平对话 | 第76-79页 |
| 5.4 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发展 | 第79-83页 |
| 6 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主体间利益博弈对策 | 第83-96页 |
| 6.1 构建博弈协商平台 | 第83-86页 |
| 6.2 畅通博弈信息传递 | 第86-90页 |
| 6.3 重塑平等博弈地位 | 第90-93页 |
| 6.4 完善博弈保障机制 | 第93-96页 |
| 结束语 | 第96-97页 |
| 注释 | 第97-99页 |
| 致谢 | 第99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07页 |
|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| 第107-108页 |
| 附录2 调研访谈提纲及内容节选 | 第108-117页 |
| 附录3 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民集中居住相关文件节选 | 第117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