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1 应用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理论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3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多移动sink的数据收集及跟踪方法 | 第18-30页 |
2.1 对sink移动轨迹的研究 | 第18-27页 |
2.1.1 受控制的移动轨迹 | 第18-21页 |
2.1.2 随机移动轨迹 | 第21-25页 |
2.1.3 可预测的移动轨迹 | 第25-27页 |
2.2 DTN网络数据收集研究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移动角度分析的回路避免跟踪协议 | 第30-53页 |
3.1 问题分析 | 第30页 |
3.2 提出方案 | 第30-32页 |
3.3 网络模型及符号对照 | 第32-33页 |
3.4 数据包格式 | 第33-34页 |
3.5 路由协议 | 第34-41页 |
3.5.1 DAMST角的定义 | 第34-35页 |
3.5.2 DAMST角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5.3 DAMST路由协议 | 第38-39页 |
3.5.4 DAMST协议示例 | 第39-40页 |
3.5.5 基于角度偏差选择中继节点 | 第40-41页 |
3.6 基于OMNeT++的回路避免路由仿真 | 第41-45页 |
3.6.1 OMNeT++仿真工具介绍 | 第41-42页 |
3.6.2 仿真实现 | 第42-45页 |
3.7 DAMST协议性能分析 | 第45-52页 |
3.7.1 评价协议的性能指标 | 第45页 |
3.7.2 不同轨迹模型下的性能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7.3 选择足迹节点的周期对DAMST节点列表长度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3.7.4 DAMST和SinkTrail的性能比较 | 第50-52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基于线索的数据收集路由协议 | 第53-74页 |
4.1 问题分析 | 第53页 |
4.2 提出方案 | 第53-55页 |
4.3 网络模型及初始化 | 第55页 |
4.4 数据格式 | 第55-56页 |
4.5 路由协议 | 第56-63页 |
4.5.1 位置消息,观察者,线索的定义 | 第56-57页 |
4.5.2 位置消息的传输和线索的更新 | 第57-60页 |
4.5.3 位置消息的广播周期 | 第60-61页 |
4.5.4 CBDCR协议示例 | 第61-63页 |
4.6 基于OMNeT++的仿真实验 | 第63-67页 |
4.6.1 实验网络模型 | 第63-64页 |
4.6.2 能量模型 | 第64页 |
4.6.3 仿真实现 | 第64-67页 |
4.7 CBDCR协议性能分析 | 第67-73页 |
4.7.1 平均路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 | 第67-68页 |
4.7.2 在多sink情形下平均路径长度及能耗随网络规模的变化 | 第68-70页 |
4.7.3 和SinkTrail的性能比较 | 第70-71页 |
4.7.4 多sink下通信开销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7.5 HTE值对网络中冗余消息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5.1 总结 | 第74-75页 |
5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