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6-22页
    1.3 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穿刺类手术需求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4-27页
第2章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第27-35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27页
    2.2 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的构建依据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临床穿刺手术中存在的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的构建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的构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6-DOF穿刺机器人系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间定位系统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软件系统功能第32页
    2.4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的工作流程第32-3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基于CT医学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第35-55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5页
    3.2 CT成像原理及图像格式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T成像的原理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T图像的特点和技术指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DICOM格式医学图像第38页
    3.3 CT医学图像的处理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图像的平滑处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图像的增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图像的分割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二维图像的边缘检测第44-47页
    3.4 CT图像的三维重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体素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移动立方体算法第48-50页
    3.5 基于VTK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VTK的可视化模型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VTK的三维可视化算法研究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基于Volview平台的可视化软件第53-5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基于双目视觉辅助穿刺机器人系统精准定位方法研究第55-83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55页
    4.2 摄像机视觉模型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摄像机的视觉坐标系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摄像机的理想模型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摄像机的畸变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双目视觉的测量原理第59-60页
    4.3 摄像机的标定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张正友法摄像机标定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双目摄像机的标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验证第63-66页
    4.4 基于双目视觉的标记点坐标获取算法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于双目视觉圆形标记点提取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标记点识别及其三维坐标的计算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实验验证第69-71页
    4.5 基于标记点的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的空间映射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空间映射的模型原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空间映射过程求解第72-75页
    4.6 基于位置视觉系统的动态跟踪测量方法研究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基于位置视觉的动态跟踪测量原理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基于位置视觉的动态跟踪算法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实验验证第79-81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5章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第83-103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83页
    5.2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83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器人坐标系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UR3型机器人及正运动学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逆运动学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基于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控制算法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实验验证第94-96页
    5.3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轨迹规划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第98-10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第6章 实验研究第103-113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103页
    6.2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3D骨骼模型实验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目的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实验方法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实验结论第105页
    6.3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动物实验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实验目的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实验步骤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实验结论第107-108页
    6.4 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系统牛脊柱实验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实验目的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实验步骤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实验结论第111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11-113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-115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113-11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14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3页
致谢第123-12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5页

论文共12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Hedonic模型的旅游住宅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--以泉州聚龙小镇为例
下一篇:碧桂园私募股权融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