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企业资产收购的所得税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10-19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我国现行资产收购所得税税法文件概览 | 第10-12页 |
2.我国企业重组并购市场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二)国外现行制度概述及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国外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概述 | 第13-15页 |
2.我国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3.小结 | 第17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一、我国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及其缺陷 | 第19-31页 |
(一)我国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| 第19-22页 |
1.经济实质原则 | 第20-21页 |
2.纳税必要资金原则 | 第21-22页 |
(二)我国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的内容 | 第22-26页 |
1.资产收购所得税的规则框架 | 第22-24页 |
2.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构成要件 | 第24-26页 |
(三)我国资产收购所得税制度的局限 | 第26-31页 |
1.实质性经营资产的具体规则不明确 | 第26-27页 |
2.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规则混同 | 第27-28页 |
3.计税基础确认规则导致重复性征税 | 第28-31页 |
二、实质经营性资产的确认与比例 | 第31-37页 |
(一)实质性经营资产的范围界定 | 第31-32页 |
(二)实质性经营资产的比例 | 第32-37页 |
1.承债式资产的比例确定 | 第33-34页 |
2.含母公司资产的比例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收购资产比例与“营业企业继续” | 第35-37页 |
三、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税务处理规则 | 第37-48页 |
(一)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混同 | 第37-40页 |
1.交易的实质内容混同 | 第37-39页 |
2.给予递延纳税待遇的原理混同 | 第39-40页 |
(二)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税务处理规则的缺陷 | 第40-45页 |
1.现行规则难以实现股东利益连续性 | 第40-43页 |
2.“控股企业”的定义与递延纳税规则不符 | 第43-45页 |
(三)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税务处理规则的问题 | 第45-48页 |
四、资产收购重复性征税问题探讨 | 第48-55页 |
(一)资产收购特殊性处理之重复征税问题 | 第48-51页 |
1.重复性征税是否存在 | 第48-50页 |
2.我国消除重复性征税的制度 | 第50-51页 |
(二)计税基础规则改进的可行性分析 | 第51-55页 |
1.现有改进意见评述 | 第51-52页 |
2.古典税制框架下重复征税难以避免 | 第52-55页 |
五、企业资产收购所得税的完善建议 | 第55-61页 |
(一)完善资产的构成比例及亏损的继承规则 | 第55-57页 |
1.引入承债式收购规则 | 第55-56页 |
2.增加对转让企业的亏损继承 | 第56-57页 |
(二)完善股东权益连续性规则的内在要求 | 第57-59页 |
1.修改“控股企业”的定义 | 第57-58页 |
2.完善多步骤交易规则 | 第58-59页 |
(三)完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税收处理规则 | 第59-61页 |
1.增加个人投资者的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则 | 第59-60页 |
2.放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税收待遇 | 第60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