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8-20页 |
1.4 研究创新与局限 | 第20-21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局限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1-26页 |
2.1 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相关文献 | 第21-23页 |
2.1.1 理论研究 | 第21页 |
2.1.2 经验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1.3 融资约束异质性与企业出口 | 第22-23页 |
2.2 企业出口与内销关系的相关文献 | 第23-25页 |
2.2.1 出口与内销独立 | 第23页 |
2.2.2 出口与内销互为替代 | 第23-24页 |
2.2.3 出口与内销互补 | 第24-25页 |
2.3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的内外销行为:理论模型 | 第26-33页 |
3.1 基本模型设定 | 第26页 |
3.2 企业面临两种情境 | 第26-28页 |
3.2.1 面临外部融资约束的情境 | 第26-27页 |
3.2.2 规避外部融资约束的情境 | 第27-28页 |
3.3 企业分类模式 | 第28-30页 |
3.3.1 静态分类模式 | 第28-30页 |
3.3.2 企业分类模式的动态变化 | 第30页 |
3.4 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3.5 比较静态分析: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数据、计量模型及变量选取 | 第33-40页 |
4.1 数据来源 | 第33页 |
4.1.1 1998-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| 第33页 |
4.1.2 2000-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 | 第33页 |
4.1.3 2000-2006年产品关税数据 | 第33页 |
4.2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步骤 | 第33-35页 |
4.2.1 计量模型设定 | 第33-35页 |
4.2.2 估计步骤 | 第35页 |
4.3 变量选取 | 第35-40页 |
4.3.1 文献中融资约束水平的测度 | 第35-36页 |
4.3.2 变量选取 | 第36-38页 |
4.3.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实证结果:基于外部融资约束的视角 | 第40-52页 |
5.1 基准回归结果 | 第40-44页 |
5.1.1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贸易模式 | 第40-41页 |
5.1.2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转型升级 | 第41-42页 |
5.1.3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42-43页 |
5.1.4 贸易自由化、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43-44页 |
5.2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内外销的稳健性检验 | 第44-48页 |
5.2.1 工具变量法 | 第44-45页 |
5.2.2 加入其它控制变量 | 第45-46页 |
5.2.3 所有制差异 | 第46-48页 |
5.3 更多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内外销的稳健性检验 | 第48-52页 |
5.3.1 替换生产率指标 | 第48-49页 |
5.3.2 排除2004年贸易新政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5.3.3 排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 | 第50页 |
5.3.4 企业所在地区差异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实证结果:基于银行信贷约束和商业信贷约束的不同视角 | 第52-68页 |
6.1 银行信贷约束和商业信贷约束对企业贸易模式的差异化影响 | 第52-54页 |
6.1.1 企业贸易模式 | 第52-53页 |
6.1.2 企业转型升级 | 第53-54页 |
6.2 银行信贷约束和商业信贷约束对企业内外销的差异化影响 | 第54-65页 |
6.2.1 银行信贷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54-59页 |
6.2.2 商业信贷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59-65页 |
6.3 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内外销的差异化影响 | 第65-68页 |
6.3.1 贸易自由化、银行信贷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65-66页 |
6.3.2 贸易自由化、商业信贷约束与企业内外销 | 第66-68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8-70页 |
7.1 结论 | 第68-69页 |
7.2 政策建议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