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设计论文

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活动断裂区隧道主要震害类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隧道结构抗减震技术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第二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前期准备第16-45页
    2.1 试验装置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振动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模型箱设计与制作第17-20页
    2.2 振动台试验相似常数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相似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选用的相似常数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第2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配比材料的选择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无侧限抗压试验与直剪试验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P神经网络在相似材料配比中的应用第29-38页
    2.4 衬砌模型的制作第38-4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浅埋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振动台模型试验第45-78页
    3.1 模型边界条件处理第45-46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案与测点布置第46-49页
    3.3 地震动参数第49-51页
    3.4 模型试验的过程第51-56页
    3.5 浅埋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振动台试验成果分析第56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浅埋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围岩加速度特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浅埋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地震动力响应成果分析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浅埋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区减震措施分析第65-7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四章 浅埋跨断层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78-86页
    4.1 浅埋跨断层隧道数值模型第78-80页
    4.2 浅埋跨断层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结果分析第80-86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6-8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7-88页
附录第88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铁盾构管片拼装质量问题研究
下一篇:大溪河桥(48+88+48)m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