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活性氧的分析新方法及其分子机制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符号说明第13-14页
第一章 引言第14-42页
    1.1 活性氧及氧化应激的概述第14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活性氧的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活性氧的生理作用及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活性氧的分析方法第16-29页
    1.2 pH的概述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H的生理作用及研究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H的分析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 1.3 阿尔兹海默病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阿尔兹海默病的介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阿尔兹海默病的危害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阿尔兹海默病的致病机理-淀粉样蛋白假说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β淀粉样蛋白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阿尔兹海默病中的氧化压力第39-4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、内容与创新点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40-42页
第二章 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氧化应激下线粒体中HBrO的生物成像和传感第42-5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与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荧光探针HAP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探针HAP与HBrO反应主要产物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细胞流式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孵育时间研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细胞成像实验第4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8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探针HAP与HBrO反应的光谱性质变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探针HAP对HBrO的荧光响应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探针HAP与HBrO的反应条件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探针HAP对HBrO的选择性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探针HAP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探针HAP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探针HAP对外源性HBrO的荧光成像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探针HAP对内源性HBrO的荧光成像第56-5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三章 线粒体靶向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在O_2~(·-)和pH的细胞内成像及生物传感第59-8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9-61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与材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比率型荧光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的制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细胞流式实验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细胞成像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4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的表征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对pH和O_2~(·-)的分别响应性能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对pH和O_2~(·-)的同时响应性能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对pH和O_2~(·-)的选择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的细胞毒性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探针HE+FITC+TPP-SiO_2@QD对线粒体内pH和O_2~(·-)的成像与传感第73-8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四章 阿尔兹海默病相关Cu-Aβ介导的自由基产生机制第83-9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3-8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剂与材料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ROS对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检测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实验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瞬态吸收光谱实验第86-8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87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BR322质粒DNA的氧化损伤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法用于水相中ROS产生机制研究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法用于有机相中ROS产生机制研究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瞬态吸收光谱法用于水相中ROS产生机制研究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状态Aβ产生ROS情况研究第93-9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8-10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13页
附录第113-123页
个人简历、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3-124页
致谢第124-125页

论文共12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具有杂环结构的阴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
下一篇:[5.6]螺氧化吲哚与2,3-二取代苯并呋喃骨架新构筑方法与Laevinoid A的全合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