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7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一、以庄子“大美”思想为核心的研究: | 第8-9页 |
二、对庄子“大美”思想与其它美学范畴的比较研究: | 第9页 |
三、对庄子美学思想研究中涉及“大美”思想的研究: | 第9-10页 |
四、对“大”范畴研究中涉及庄子“大美”思想的研究: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“大”作为美学范畴的雏形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“大”作为美学范畴的萌芽 | 第12-16页 |
一、“大”字的产生与本义 | 第12-14页 |
二、诸子前有审美意味的“大”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儒、道思想中“大” | 第16-22页 |
一、儒家思想中的“大” | 第16-18页 |
二、老子思想中的“大”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庄子“大美”的呈现领域 | 第22-41页 |
第一节 自然世界 | 第23-28页 |
一、自然大物之美 | 第23-25页 |
二、自然大境之美 | 第25-27页 |
三、自然大化之美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道德伦理 | 第28-34页 |
一、“德形于神”至美为美 | 第28-30页 |
二、“形残德全”大丑为美 | 第30-32页 |
三、“大知闲闲”真知为美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文学艺术 | 第34-41页 |
一、语言:“大美”不言 | 第34-36页 |
二、音乐:“至乐无乐” | 第36-39页 |
三、技艺:“道进乎技”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庄子“大美”的内涵及感悟方式 | 第41-50页 |
第一节 “大美”的美学内涵 | 第41-45页 |
一、阳刚雄伟之美 | 第41-42页 |
二、自然逍遥之美 | 第42-43页 |
三、神圣高洁之美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“大美”的感悟方式 | 第45-50页 |
一、心斋 | 第46-47页 |
二、坐忘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5页 |